J Dent Sci:第二磨牙阻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

2024-04-22 医路坦克 MedSci原创

恒牙第二磨牙(PM2)嵌塞现象时有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与PM2牙阻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并展示如何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来矫正PM2牙的阻生。

正常情况下,当牙齿的最终根长发育到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时,牙齿就会长出来。阻生恒牙是指牙根发育超过最终牙根长度的四分之三,但预计不会在合理时间内自然出牙的恒牙临床上,永久性第二磨牙(PM2)嵌塞,无论是上颌还是下颌骨的PM2,在正畸临床中偶见。PM2嵌塞的患病率可能很低,尽管尚未在一般人群中进行调查。PM2嵌塞不像门牙嵌塞或犬牙嵌塞那样毁容。虽然PM2嵌塞表现为口腔内缺牙,但缺乏经验的牙医和家长并不会注意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PM2嵌塞的诊断仅由牙医主要使用根尖周和全景x线片进行诊断。它可能在牙齿长出后很长时间才被患者发现。

到12岁时,如果患者的PM2没有爆发到口腔,则必须使用全景x线摄影来明确牙胚的位置。PM2嵌塞的可能原因包括牙芽原发移位、间隙不足、局部阻塞异常(如牙龈纤维化)、外伤和牙周源性局部病理。在PM2嵌塞的5种可能原因中,空间不足和局部阻塞异常是PM2嵌塞最常见的两种原因。此外,在某些情况下,邻近第三磨牙的干扰可能是PM2嵌塞的可能原因。判断牙嵌塞是否发生的关键不是看患者的年岁,而是看患牙的牙龄。如果从x光片上发现正在发育的牙齿处于牙根发育的晚期,即超过最终牙根长度的四分之三,则它们的自发爆发是值得怀疑的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三例PM2嵌塞的病例来说明如何识别与PM2嵌塞牙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去除这些危险因素,以促进PM2嵌塞牙在牙弓中正确的咬合位置。这些病例也可能有一些与PM2嵌塞无关的其他牙齿问题。然而,这些牙齿问题也可以通过其他适当的治疗来解决。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通过3例PM2嵌塞的病例,说明如何识别PM2嵌塞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去除这些危险因素,使阻生的PM2牙长出到正确的咬合位置。

第一个病例的临床和放射摄影照片。(A和B)临床照片显示下颌骨偏离,前牙交叉咬合,牙齿拥挤,牙17和牙27在口腔内缺失,以及阻生牙17和牙27冠上致密的纤维化牙龈组织。(C)全景x线片显示两颗上颌恒磨牙(PM2)延迟出牙。两颗上颌PM2牙根均处于根发育晚期,牙冠位于牙槽嵴高处。阻生牙17和27的远端咬合面上可见一薄层的牙槽骨。(D)对阻生牙17的牙冠进行手术暴露。(E)等待7个月后,在没有正畸牵引的情况下,17号和27号牙齿凭借固有的牙齿萌牙势萌牙至正常咬合位置的全景x线片。(F和G)进一步进行正畸治疗,纠正全口牙齿排列错误。

第二个病例的临床和放射摄影照片。(A)全景x线片显示患者12岁零4个月时处于混合牙列期。(B、C)临床检查显示口腔内4颗恒磨牙(PM2)全部缺失,两颗恒磨牙均被致密的纤维化牙龈组织覆盖。(D)第二次全景x线片显示两颗上颌PM2牙的牙根发育超过估计牙根长度的四分之三,牙齿15垂直嵌塞。两颗阻生下颌PM2牙均在左右下颌第一磨牙冠下近端倾斜。患者13岁零10个月时,左、右下颌第三磨牙牙冠的发育对两颗阻生下颌PM2牙的根部有压迫作用。(E, F, G, H)切除阻生牙17和27冠上致密纤维化牙龈组织后,发现17号牙因牙槽嵴颊骨宽度不足,向腭突出,而27号牙突出至接近正常咬合位置。此外,37号和47号牙齿在邻牙38号和48号牙齿切除后,出现了正常的咬合位置。(I)临床照片显示局部正畸牵引腭定位的牙齿17到正确的咬合位置。

第三例的临床和放射摄影照片。(A、B) 8岁时摄于21号牙槽骨处的x线照片。手术暴露阻生牙21以促进其萌出。(C)随访的第二次全景x线片显示17号和27号牙齿未萌出,而17号和27号牙齿的根形成处于晚期,超过了估计根长度的四分之三。第17和27牙的出牙方向向远端倾斜。另外,发现47号牙水平嵌塞,48号牙的牙胚位于47号牙的牙根顶部。然而,当病人13岁零5个月的时候,这颗牙齿已经长出来了。(D和E)临床照片显示上颌中门牙突出和下颌前牙拥挤。(F)切除4颗第三磨牙。在右下颌骨升支内置入一枚微型螺钉,以促进中角嵌塞牙齿47的直立。(G、H)患者14岁7月龄时,17、27牙仍存在下咬合,因此进行正畸牵引,将17、27牙拉至咬合接触位置。(G, H, I, J, K)患者15岁零2个月时,在正畸治疗的帮助下,4颗恒磨牙移至牙弓正常咬合位置的影像学和临床照片。

结果:1、2例均表现为上颌2颗PM2牙的延迟出牙。在切除出牙通路上的致密纤维化牙龈组织后,这两颗阻生上颌PM2牙凭借其固有的出牙潜能最终出牙至正常咬合位置。第二个病例也有两颗下颌PM2牙的近角嵌塞。38号牙和48号牙切除后,2颗阻生下颌PM2牙也凭借其固有的出牙潜能向正常咬合位置出牙。第三例为17、27、47牙嵌塞。在拔除4颗第三磨牙和4颗选定的前磨牙,4颗恒磨牙正畸化,使用微型螺钉牵引正畸后,3颗阻生牙最终出牙至正常咬合位置。

结论:在排除了萌牙路径上的障碍后,在正畸牵引或不牵引的情况下,阻生PM2牙均可凭借其固有的萌牙潜能萌牙至正常咬合位置。

原文出处:

Chen HM,  Hwang MJ,  Chiang CP,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s for impacted permanent second molars.J Dent Sci 2024 Apr;19(2) 

作者:医路坦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 neurology:英国生物库中青年起病痴呆的危险因素 

近日,一项发表在JAMA子刊上的研究发现,几个因素,大多数是可改变的,与YOD(青年起病的痴呆)的更高风险相关。这些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应该被纳入未来的痴呆症预防计划,并提高YOD的新的治疗可能性。

Diabetol Metab Syndr:中年人身体活动与代谢综合征五种危险因素之间的纵向关联

本文对对657名在基线时没有相应结果的中年人(平均年龄44.1岁(标准差8.6)岁)进行了身体活动(改变)与代谢综合征五种危险因素新发之间的纵向关联进行了研究。

Cureus:踝关节位置感下降是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老年人跌倒是发病率、死亡率、独立性丧失和生活质量下降的常见原因。我们假设踝关节位置感下降是可能导致跌倒的几个危险因素之一。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股骨颈骨折患者行THA后髋关节脱位的综合危险因素

关于髋臼和股骨假体位置在术后不稳定和脱位风险中的作用仍有争议。本文旨在通过放射学测量确定移位性股骨颈囊内骨折(FNF)原发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早期脱位的潜在危险因素。

JAHA:重度抑郁症通过中间危险因素影响外周动脉疾病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重度抑郁症(MDD)是世界上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影响了超过3亿人。MDD和PAD之间可能存在依赖于中间危险因素的因果关系。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概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本文目的是评价颌面部间隙感染手术患者的概况及其与住院时间相关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