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安全性劣于氯吡格雷!

2019-12-10 QQY MedSci原创

鉴于出血和缺血性事件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不同,P2Y12抑制剂替格瑞洛(ticagrelor)在东亚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不明确。本研究是一个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在韩国招募了800位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有或无ST段抬高)住院、计划进行侵入性干预的患者,将患者按1:1随机分至替格瑞洛组(首剂 180mg,随后90mg 2/日)或氯吡格雷组(首剂 600mg,随后75mg/日)。主要安全结点是12个月内

鉴于出血和缺血性事件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不同,P2Y12抑制剂替格瑞洛(ticagrelor)在东亚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不明确。

本研究是一个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在韩国招募了800位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有或无ST段抬高)住院、计划进行侵入性干预的患者,将患者按1:1随机分至替格瑞洛组(首剂 180mg,随后90mg 2/日)或氯吡格雷组(首剂 600mg,随后75mg/日)。主要安全结点是12个月内具有临床意义的出血。

12个月时,替格瑞洛组具有临床意义的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11.7% vs 5.3%,HR 2.26,95% CI 1.34-3.79,p=0.002)。替格瑞洛组大出血和致命性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氯吡格雷组(7.5% vs 4.1%,1% vs 0%)。两组因心血管原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对于拟进行侵入性干预的韩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予以标准剂量的替格瑞洛后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的。

原始出处:

Duk-Woo Park, et al.

Clinically Significant Bleeding With Ticagrelor Versus Clopidogrel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tended for Invasive Management.

Circulation. 2019;140:1865–187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QQ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22-02-06 forvalen

    我不会了

    0

相关资讯

复杂冠脉介入术后,长期单用替格瑞洛优于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在近日召开的EuroPCR会议上,GLOBAL LEADERS研究的最新事后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复杂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与标准抗血小板治疗策略(1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阿司匹林)相比,长期单用替格瑞洛策略(1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单用替格瑞洛)可能更好。

JAHA:P2Y12受体抑制剂之辩,东亚与欧美的全新博弈

P2Y12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还是替格瑞洛?这是心内科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每一位医生在选择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考虑。欧美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似乎是再常见不过的参考标准。但您的选择是否已被欧美研究绑架?这些选择真的适合亚洲人吗?2019年7月16日,JAMA最新发表的这篇文章似乎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

Lancet:替格瑞洛对糖尿病伴稳定冠状动脉疾病并且既往PCI患者有益

研究认为对于糖尿病以及稳定冠状动脉疾病并且既往PCI的患者中,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降低了上述人群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风险

JAHA:≥75岁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替格瑞洛优于氯吡格雷

自2011年以来,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大多数≥75岁的老年患者接受了更有效的P2Y12抑制剂替格瑞洛治疗。

TCT 2019:TWILIGHT研究重磅发布,高危PCI患者使用替格瑞洛单药治疗获益显著

支架植入术后的最佳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上争议的热点与焦点,如何选择抗血小板药物的种类以及治疗时间都是关乎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问题。在2019年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年会(TCT)上,TWILIGHT研究结果正式公布。

BMJ: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抗血栓治疗

研究认为,在阿司匹林中加入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对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隐静脉移植失败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