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 1% 的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转为胃癌 目前对抗它需用四联抗生素

2017-11-23 陕西健康 健康界

又到了每年的体检季,很多人在体检中被查出幽门螺杆菌呈阳性或是弱阳性,也有一些人,每年体检幽门螺杆菌呈弱阳性。

又到了每年的体检季,很多人在体检中被查出幽门螺杆菌呈阳性或是弱阳性,也有一些人,每年体检幽门螺杆菌呈弱阳性。有读者致电,幽门螺杆菌真的和胃癌有关系吗?反复感染会增加患癌风险吗?自己是怎么被感染的?是否可以彻底治好?

确实与胃癌有关

西京医院消化五科时永全主任介绍,在我国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为57%左右,西安市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为60%左右,处于全国平均值。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确实与胃癌有一定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比正常人可增加6倍左右的风险,而消灭幽门螺杆菌后,可降低30%—40%胃癌发生率。但由于感染幽门螺杆菌而诱发胃癌的比例仅为1%,并且从幽门螺杆菌到胃癌,需要15年—20年,甚至更长,所以说单纯的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可怕。

没症状不需治疗

即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如果没有明显的感觉,也不需要治疗,时永全主任说。但如果患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贫血、子癫等疾病,幽门螺杆菌同时为阳性,为防止诱发胃癌,应尽快彻底治疗;凡是胃癌高危人群,如:出生在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直系亲属有胃癌患者、嗜烟、酒、喜欢吃辛辣刺激食物、作息时间不规律、生活方式不好的人,如感染幽门螺杆菌,也应及时治疗。另外,对于有腹胀、胃部隐痛、反酸等明显胃部不适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也应及时治疗。

抗生素需使用够时够量

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庄坤说,西安市中心医院在2013年1月—6月,对门诊22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做过调研发现,患者对原先治疗幽门螺杆菌常用的三联抗生素耐药率

较2008年调研结果有所升高。这与老百姓平时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量不足、时间不够有着很大的关系。目前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来说,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四联抗生素,最少吃两周,即使没有症状,只要开始吃药,就须使用够时够量。时永全主任说,反复的感染,不会增加胃癌风险,却会增加耐药的风险。因为治好再被感染的几率仅为3%—10%,如果反复感染就应考虑是治疗不彻底,反复治疗便会增加抗生素耐药性。


停药1个月后要复查

时永全主任说,抽血检查主要是检查体内抗体的,曾经感染过、现在正在被感染都会呈现出弱阳性或是阳性,而要确定是否正在感染,需通过碳13或碳14以及做胃镜的方式来确定,这三种方式的准确率都可达90%—95%,但因为碳14有一定的辐射,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备孕的人最好不要选择。庄坤副主任提醒,对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来说,在四联抗生素停药一个月后,需再次复查,以确保彻底消除。

口口传播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

在感染人群中,家长传给孩子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时永全主任说,孩子在母亲的子宫内是无菌的,即使母亲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也不会传染给孩子,但在孩子出生后,家长近距离的给孩子喂奶、喂饭,甚至自己尝试后再给孩子喂都会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

庄坤副主任说,经常亲孩子的嘴、脸,近距离跟孩子说话等,也可能传染给孩子。对于成年人来说,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近距离接触、一起吃饭也会增加感染几率。因此,无论在家,还是在外,为防止感染幽门螺杆菌,应分餐或使用公筷。

作者:陕西健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11-25 cscdliu

    文章很好.学习了

    0

  2. 2017-11-25 1209e435m98(暂无昵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3. 2017-11-24 doctorJiangchao

    谢谢分享.

    0

  4. 2017-11-24 doctorJiangchao

    继续关注.

    0

相关资讯

2005年诺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希望未来10年内降低中国至少50%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胃炎和胃溃疡等胃病已然变得像“感冒”一样常见。胃病的治疗并不简单,科学家们也是直到1983年,才搞清楚胃病真正的“元凶”。

Int J Clin Pract:幽门螺杆菌:14天高剂量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是否有效?

目前推荐的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三线疗法疗效不佳。2017年9月,发表在《Int J Clin Pract.》的一项研究调查了14天使用高剂量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作为幽门螺杆菌三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Int J Clin Pract:14天高剂量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是否有效?

目前推荐的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三线疗法疗效不佳。2017年9月,发表在《Int J Clin Pract.》的一项研究调查了14天使用高剂量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作为幽门螺杆菌三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外疾病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等胃内疾病。但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外疾病,你知道吗?

Eur J Clin Pharmacol: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近年来,应用益生菌制剂为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提高三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发表在《Eu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研究旨在确定益生菌补充三联疗法用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Aliment Pharmacol Ther:全球性社会卫生问题——幽门螺杆菌复发亟待解决

2017年11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由中国和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考察了幽门螺杆菌的全球复发率及其与与社会经济和卫生条件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