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 RES:首次在表观遗传水平系统证实血液免疫细胞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2017-06-05 MedSci MedSci原创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免疫功能在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在该过程中表观遗传是否对血液免疫细胞有调控作用尚属未知。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免疫功能在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在该过程中表观遗传是否对血液免疫细胞有调控作用尚属未知。

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通过对循环血液中的免疫细胞进行表观基因组分析,阐明DNA甲基化对ACS发生发展的影响。

本研究对102例ACS患者和101例正常对照的血样进行了全基因组甲基化的检测,并在额外的100例患者和102例对照中重复实验结果。对于重复的基因位点,进一步分析了其与ACS在6种纯化白细胞亚群中的相关性,与注释基因(annotated genes)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与心血管特征/危险因素的关系。最终发现47个新的甲基化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位点,这些位点甲基化与ACS的相关性至少在1个白细胞亚群中验证过。此外,血液中的26个甲基化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位点与注释基因的表达(包括IL6R, FASLG和CCL18; P<5.9×10-4)有强相关性。通过在纯化的B、T淋巴细胞中对ACS强相关的甲基化位点的功能研究,揭示了与致动脉粥样化信号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有关的关键信号通路。另外,本研究还揭示了这些重复的甲基化位点的富集与吸烟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存在相关性(P≤1×10-5)。

本研究表明血液甲基化水平的改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并为探索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提供依据。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ur Heart J:长期暴露于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空气污染和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有何关系?

由此可见,长期暴露于道路交通噪声和环境空气污染与血液生化指标相关,提示道路交通噪声/空气污染和心脏代谢疾病风险之间存在可能的联系。

Circulation:生物可吸收支架和依维莫司洗脱金属支架在冠脉介入中疗效的比较性研究

冠心病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头号杀手。随着从球囊血管成形术、裸金属支架植入到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疗效逐渐提高。最近,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的一篇荟萃分析比较了生物可吸收支架(BVS)和依维莫司洗脱金属支架(EE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Circulation:生物可吸收支架和依维莫司洗脱金属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疗效的比较性研究

冠心病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头号杀手。随着从球囊血管成形术、裸金属支架植入到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疗效逐渐提高。最近,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的一篇荟萃分析比较了生物可吸收支架(BVS)和依维莫司洗脱金属支架(EE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Circulation:Traf2通过抑制细胞程序性坏死在治疗心衰和心脏病理重塑中起到重要作用!

程序性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坏死和程序性坏死,在缺血性心脏损伤、病理性心脏重塑和心力衰竭的进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尽管细胞凋亡和线粒体介导的坏死信号传导已经比较明确,但人心脏程序性坏死的调节机制及其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尚远未阐明。

JACC:孕期不同方案的抗凝治疗对置入有机械性瓣膜的孕母和胎儿的影响不同!

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可以通过瓣膜置换术治疗恢复正常功能,机械性瓣膜的置入需要接受抗凝治疗。但是孕期的机械性瓣膜的抗凝治疗较特殊,不恰当的治疗可能对孕母和胎儿造成一定的危险。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CC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孕期机械性瓣膜抗凝治疗对孕妇和胎儿影响的荟萃分析。

JACC: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非合并心衰的急性心梗患者的死亡率吗?

目前,对于不合并心衰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是否能降低死亡率尚未形成定论。今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CC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研究β-受体阻滞剂与非合并心衰(HF)或左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的急性心肌梗塞预后之间关系的大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