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SO:中山大学陈敏山等发现射频消融可降低HBV相关小肝癌HBV再激活率

2013-10-09 daerwen2008 DXY

研究要点: 1.比较HBV相关小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或肝切除同时预防性抗病毒治疗,HBV再激活发生率的差异。 2.第一次证实了HBV相关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低于肝切除术后,且射频消融治疗组(差异不显著)和肝切除术组(差异显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 HBV相关肝癌(HCC)患者在系统化疗、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肝切除术后都可发生HBV的

研究要点:

1.比较HBV相关小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或肝切除同时预防性抗病毒治疗,HBV再激活发生率的差异。

2.第一次证实了HBV相关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低于肝切除术后,且射频消融治疗组(差异不显著)和肝切除术组(差异显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

HBV相关肝癌(HCC)患者在系统化疗、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肝切除术后都可发生HBV的再激活,但射频消融(RFA)治疗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尚不清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外科陈敏山教授等对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RFA治疗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较肝切除术后要低。对于接受肝切除的HBV相关肝癌患者,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4月15日的《欧洲肿瘤外科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EJSO)上。【原文下载

该临床试验研究对象为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外科诊断为肝癌的患者,诊断的组织学或临床标准采用AASLD 标准。218例HBV相关小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N =125)或肝切除治疗(N =93)作为首次治疗。根据2009 EASL诊治指南,所有未接受任何抗病毒治疗和HBV DNA> 104拷贝/ 毫升以及ALT>正常上限值(参考值范围<45 IU / L)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

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共有20例(9.2%)患者发生HBV再激活。射频消融治疗组HBV再激活的发生率(5.6%),显著低于肝切除术组(14.0%)。在亚组分析中,肝切除组(2.9%vs20.7%)和射频消融治疗组(0%vs7.6%),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HBV再激活的发生率较未接受抗病毒治疗HBV再激活的发生率低(射频消融治疗组差异不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射频消融(RFA)治疗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较肝切除术后HBV再激活发生率要低。对于接受肝切除的HBV相关的肝癌患者,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

研究背景:

肝癌(HCC)是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和全球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因素。HBV感染是肝癌形成过程中重要的致病因素。HBV的再激活可能会导致严重肝损害,甚至死亡。在全身化疗或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HBV相关肝癌HBV再激活的发生率很高。最近研究表明,6.1%(10/164)的肝癌患者HBV再激活发生在部分肝切除术后。射频消融(RFA)治疗因其对于小肝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创伤小而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HBV相关的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HBV再激活的风险目前尚不清楚。

本研究旨在评价HBV相关的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HBV再激活风险,并与肝切除患者治疗后HBV再激活风险进行比较。HBV再激活的定义为:同基线相比HBV DNA水平升高10倍及以上,或HBV DNA水平从基线检测不到再现。肝癌诊断根据AASLD 标准,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根据2009 EASL诊治指南。患者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个人的意愿决定选用何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

研究结果发现,肝切除术组中,预防抗病毒治疗组HBV再激活的发生率(2.9%,1 /35)显著低于未预防抗病毒治疗组(20.7%,12/58)。射频消融治疗组中,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组HBV再激活的发生率(0%,0/33)较未接受抗病毒治疗(7.6%,7/92)组低(亚组之间无显著差异)。HBV再激活可能与切除范围较大有关。与全身化疗、肝动脉栓塞化疗或肝切除术相比,射频消融可提高免疫反应。虽然其诱导的免疫反应不足以根除肿瘤或持久预防肿瘤发展,但可能对免疫清除HBV感染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第一次证实了HBV相关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低于肝切除术后。建议HBV感染相关肝癌患者在全身化疗,肝动脉栓塞化疗或肝切除之前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特别是对准备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HBV相关肝癌患者,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

原文检索

Dan JQ, Zhang YJ, Huang JT, Chen MS, Gao HJ, Peng ZW, Xu L, Lau WY.Hepatitis B virus reactivation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r hepatic resection for HBV-related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etrospective study.Eur J Surg Oncol. 2013 Aug;39(8):865-72. 【原文下载

作者:daerwen200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中山大学一院邬素华等Meta分析发现心电图早期复极增加心律失常死亡风险

近期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心电图早期复极模式(ERP)与心室易颤性有关,但其对总人群的预后意义仍有争议。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邬素华等人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旨在确定伴有ERP人群心律失常死亡、心脏性死亡及全因死亡的发生率和风险,研究结果于2013年2月12日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刊》。本次荟萃分析检索并鉴别了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中2012年7月31日前的所有相关研究,纳入研究均按

Diabetologia:中山大学余学清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可用于预测糖尿病肾病

为明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区分非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肾病中的预测价值,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余学清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Diabetic retinopathy in predicting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renal disease: a meta-analysis),该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