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多发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一个流行病。下面用几张图回顾下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史:
更为可怕的是,糖尿病患者还有庞大的后备人群,根据宁光教授团队研究数据显示,糖尿病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据估计,2017年诊断糖尿病的年度成本为3270亿美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为2370亿美元,生产力降低为900亿美元。在调整通货膨胀后,糖尿病的经济成本从2012年到2017年增加了26%。
糖尿病最常见的表现为“三多一少”的代谢紊乱表现,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但这类典型症状并不一定完全出现,反而出现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视力模糊、皮肤瘙痒等。随着病情深入后出现慢性并发症,这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这些并发症主要包括:
①大血管并发症,如脑、心血管和下肢血管的病变。
②微血管并发症,如肾脏病变和眼底病变。
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负责感官的感觉神经,支配身体活动的运动神经,以及司理内脏、血管和内分泌功能的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依据WHO1999的分型体系可将病因分为4种分型,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类型不同造成急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死因不同,治疗首选方案不同。如何能够有效鉴别糖尿病类型,主要鉴别手段详见下表。
临床指标
糖尿病的临床实验室一般检查主要包括几种,但是每种试验具有各自特点和适用范围:
血糖检查:糖尿病最直接的检测指标便是血糖,而且有效控制血糖也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终身目标,血糖也是作为糖尿病确诊的诊断指标之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血糖检测的一些影响因素:糖尿病早期患者容易漏检;甲亢、肢端肥大症、肝病及长期应用激素者,可出现血糖升高,容易造成误诊。
尿糖检测:尿糖检测样本采集较方便,但尿糖受肾糖阈调节,与血糖关联不密切,不与血糖成正比,因此不能成为诊断糖尿病的有效指标。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经典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能够避免一些外源性因素影响,唯一的不足是不能够针对糖尿病进行分型。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时间,而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糖化血红蛋白可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情况,但是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方法众多,各地区差异较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中明确要求只有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并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的结果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指标。
胰岛素/C肽检测:胰岛素和C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一分子的胰岛素原经酶切后,裂解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和一分子的C肽,C肽和胰岛素是等摩尔分泌的,胰岛素受胰岛素抗体及外源性胰岛素影响,血液中的半衰期3-5分钟,血循环中葡萄糖增加会刺激其分泌;而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及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半衰期短,有生物活性。C肽半衰期长,无生物活性,胰岛素和C肽联合检测能够反映胰岛β细胞合成和释放胰岛素功能。
糖尿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来说,就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绝对和相对不足,从而造成一系列的代谢紊乱。胰岛素和C肽作为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如何对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有效呢?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探讨胰岛素及C肽的实验室应用。
胰岛素和C肽
糖尿病的敏感诊断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病人口服葡萄糖来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的胰岛素/C肽水平,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是判断糖尿病分型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标准。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随血糖的上升,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也迅速上升,高峰一般在服糖后60分钟出现,胰岛素为空腹值的5-10倍, C肽为空腹2-5倍,然后迅速下降,至180分钟应接近空腹水平。
胰岛素(Insulin)的释放曲线
C肽(C-Peptide)的释放曲线
应用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的必要性:
应用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时的注意事项:
·如已确诊为糖尿病,为了解胰岛功能可考虑用馒头餐试验
·试验当天早上不能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
·正在使用胰岛素的病人,特别是中长效胰岛素,会影响测定结果(测定值包括了内源性和外源性胰岛素),应做C肽释放试验
·肝硬化时血清胰岛素明显增高,C肽稍高,且C肽/胰岛素比值降低。发生肾病时C肽降解减慢,血中C肽水平升高,C肽/胰岛素比值明显高于正常。(胰岛素在肝脏代谢,而C肽在肝脏代谢极少,主要由肾脏代谢)
·检测胰岛素时,如标本储存时间超过5h应分离血清,冰箱保存时间不能超过24h,不可反复冻融。红细胞中有胰岛素降解酶,溶血标本会导致检测值偏低,因此检测时应避免溶血标本
总之,无论最终的糖尿病分型如何,初始治疗目标均应针对纠正高血糖等代谢紊乱,一旦恢复机体代谢平衡并获得口服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胰岛自身抗体结果等临床资料,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因此,精准选择合适的临床实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糖尿病诊疗的误区依然存在,我们应该擦亮双眼,选择合理的试验监控血糖,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珍爱生命,不做“糖人”。
作者: 迟伟群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这个好!
117
撸起袖子加油干
124
谢谢MedSci提供最新的资讯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