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法国学者研究组揭示艾滋病病毒表面隐藏蛋白

2017-03-25 佚名 生物帮

2017年3月15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法国蒙彼利埃大学Monsef Benkirane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发现潜藏艾滋病病毒(HIV)的T细胞表面特定表达着一种名叫CD32a的蛋白

2017年3月15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法国蒙彼利埃大学Monsef Benkirane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发现潜藏艾滋病病毒(HIV)的T细胞表面特定表达着一种名叫CD32a的蛋白,这种蛋白在未感染HIV的T细胞中却没有被检测出来。这意味着,CD32a蛋白可以作为一种生物靶标,用来开发出针对“隐身”状态HIV的全新药物。

由于HIV将部分免疫、淋巴甚至肠道等细胞当作“隐身之地”,现有药物和免疫系统都无法辨明它们的“身份”,导致艾滋病多年来无法得到根治。而可靠地识别出这些藏在深处的被感染细胞,一直是HIV研究人员最期待完成的愿望,但20年来收效甚微。

Monsef Benkirane研究团队在实验室里将T细胞暴露在荧光标记的HIV中,试图找到感染HIV和没感染HIV的T细胞在基因表达上的区别。结果他们发现,感染的T细胞内有一种能编码CD32a蛋白的基因开关,而未感染T细胞中没有检测到这种基因。他们随后用一种抗体与CD32a蛋白结合,成功从HIV感染者血样中提取出表达该蛋白的细胞,并证实它们是“潜藏”着HIV并保持休眠状态的T细胞。本吉拉纳表示:“这是此前绝对不可能完成的新突破。因为无法识别这些潜伏的病毒携带细胞,多年来在寻找攻击它们的方法的道路上完全无计可施。”

美国加州大学病毒学家斯蒂芬·迪克对这一新发现非常兴奋,认为将CD32a作为全新靶标,或可找到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但在此之前还需开展进一步研究:一是要验证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发病阶段的患者血样中,能否同样筛选出表达CD32a蛋白的T细胞;二是要检测肠道和淋巴结等其他易感染HIV的组织,是否同样表达CD32a蛋白。

原始出处:

Benjamin Descours, Gal Petitjean, José-Luis López-Zaragoza, et al. CD32a is a marker of a CD4 T-cell HIV reservoir harbouring replication-competent proviruses[J]. Nature, 2017.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国家卫计委王国强:加强艾滋病防控 保障民众健康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艾滋病的防控力度。目前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面临的挑战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对于这些艾滋病防控要点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进行了解答。

Obstetrics & Gynecology:母婴艾滋病毒传播率有上升的趋势

根据 4 月份“妇产科”发表的研究,少数受艾滋病毒感染的妇女继续将病毒传播给他们的新生儿,尽管获得高质量的护理。来自迈阿密米勒医学院的 Gwendolyn B.Scott,M.D. 和同事审查了从 2002 年至 2009 年出生的艾滋病毒感染儿童和艾滋病毒感染妇女有关的数据。作者描述了艾滋病毒感染的婴儿及其母亲的特点,以及母亲的临床管理。研究人员在 1,857 名新生儿中发现了 12 例母婴传播

Sci Rep:免疫衰老是老年艾滋病进展的关键因素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郑永唐组研究发现免疫衰老是老年艾滋病进展的关键因素,该成果在线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昆明动物所博士后郑宏毅为文章第一作者,研究员郑永唐为通讯作者。

Plos One:日本的艾滋病现状

日本被称为是艾滋病毒流行率较低的国家,其艾滋病主要集中在高风险群体中流行。然而,目前尚未确定日本是否符合联合国艾滋病毒/艾滋病联合规划署(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组织)制定的90-90-90目标。此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检查HIV的护理级联。根据卫生劳动和福利部的法律报告,减去离开日本的外国人的人数(n = 2,273)和死亡人数(n = 2321),从累积诊断报告(n = 27,43

Obstet Gynecol: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有哪些机会?

尽管患者得到了高水平的护理及随访,但一小部分的HIV感染的孕妇会将病毒传播给胎儿。这个病例系列为围产期艾滋病的传播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认识,并可以为制定预防艾滋病毒母婴传播的新战略提供依据。

破解艾滋病“隐身术”

记得早在小学的课堂上,老师们就已经开始普及艾滋病的危害性、传播途径。然而,有关艾滋病感染的各类事件依旧不断发生。医学发展至今,艾滋病仍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