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期临床研究显示,iNKT细胞安全性优异,临床疗效超预期!

2024-01-01 公众号:基因启明 公众号:基因启明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自体iNKT细胞移植的I期临床试验。该试验的目的是评估自体iNKT细胞治疗肝细胞癌的剂量、安全性、生存期和抗肿瘤效应。

亮点

1.iNKT细胞治疗对肝细胞癌患者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在任何入选患者中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包括一名接受3×1010个iNKT细胞单次输注的患者

2.iNKT细胞产生Th1样反应,具有抗肿瘤活性

3.iNKT细胞能激活其它免疫细胞,如激活NK细胞,并且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抑制因素,如抑制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

iNKT细胞(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是具有自然杀伤特性的T细胞,经血液循环至肝脏并长期驻留,具有较强增殖能力,且对外来抗原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反馈免疫系统,因此iNKT细胞对肝癌具有针对性更强的免疫杀伤作用。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自体iNKT细胞移植的I期临床试验。该试验的目的是评估自体iNKT细胞治疗肝细胞癌的剂量、安全性、生存期和抗肿瘤效应。
该试验招募了10名肝癌临床分期(BCLC)B/C期的肝细胞癌患者。该试验采用3+3设计,iNKT细胞的剂量从3×107到6×107到9×107个细胞/平方米逐步增加,如果前面的剂量均未出现DLT(剂量限制性毒性),最后一名患者将接受探索性剂量,即1×1010个细胞/平方米。
 
图片
                                                            doi: 10.1002/onco.13899
结果显示,自体iNKT细胞治疗是安全和耐受的,没有出现4级或以上的不良事件,也没有出现移植相关的死亡。大多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为1~2级,主要包括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头痛、肌痛等。三例3级不良事件为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高血压均无需治疗而自行消退
 
图片
                                                                      doi: 10.1002/onco.13899
他们对体外扩增的iNKT细胞进行了分子鉴定,发现与未扩增的iNKT细胞相比,扩增的iNKT细胞产生了更多的Th1型细胞因子,如:IFN-γ、穿孔素和颗粒酶B具体表现为IFN-γ升高4.57~523.77倍,颗粒酶B升高3.02~899.48倍,穿孔素升高5.25~653.51倍。
 
图片
                                                                   doi: 10.1002/onco.13899
但扩增的iNKT细胞产生了更少的Th2型细胞因子,IL-4下降2.62~62.85倍。这表明扩增的iNKT细胞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
另外,iNKT细胞回输后,循环中的iNKT细胞和活化的NK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且与iNKT细胞的剂量呈正相关。在回输2周时iNKT细胞上升了约1.5~13.0倍,在第4周时开始下降,到8周后其数量回复到基线水平。这表明iNKT细胞能够在体内存活和扩增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在部分患者体内也表现出被抑制的情况,说明iNKT能够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抑制因素。
 
图片
                                                                        doi: 10.1002/onco.13899
分子检测则显示,iNKT细胞回输后,患者血清中的Th1型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和IL-2)和Th2型细胞因子(如IL-4、IL-5和IL-13)的水平均有所升高,但Th1/Th2的比值没有显著变化。这些结论说明iNKT细胞能够在体内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平衡。
其中,四名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后5.5、6、7和11个月仍无进展,一名患者在最后随访时仍存活且无肿瘤复发(完全缓解,CR)。这说明iNKT细胞移植对肝细胞癌长期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往往低于6个月。令人惊喜的是,在输注iNKT细胞后,70%患者的总生存率和60%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超过了半年,显示出这一疗法的强大潜力。
图片
                                                                doi: 10.1002/onco.13899
这项研究首次证实,自体iNKT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和耐受的免疫治疗方法,可以增加肝细胞癌患者的iNKT细胞和NK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产生Th1样的免疫反应,具有抗肿瘤活性。
iNKT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手段,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虽然这只是一项初步研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iNKT细胞未来将在抗肿瘤治疗中大放异彩!

 

来源:

微信公众号:基因启明

参考文献:
Gao Y, et al. Adoptive Transfer of Autologous 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s as Immunotherapy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hase I Clinical Trial. Oncologist, 2021, 26(11):e1919-e1930. doi: 10.1002/onco.1389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大至8.9厘米的肿瘤不能手术怎么办?冷冻治疗仅需半小时,患者当天可回家

尽管乳腺癌可以比较早期的发现,但是仍然有很多的患者发现罹患乳腺癌的时候面临治疗困境,假设肿瘤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但是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手术,比如肿瘤比较大的情况,手术就不是很理想的治疗方式。

Nature:突破性癌症治疗:RMC-7977的活性状态RAS抑制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为未来的癌症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特别是对于那些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KRAS突变癌症患者。随着更多的临床数据的积累,RMC-7977的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明朗化。

IJNS:远程尊严疗法对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及其重要他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r-DT对减少患者的尊严丧失,促进患者的希望和生活意义有短期的积极作用,并降低了重要他人对的焦虑和抑郁。

读书报告 | 忘记肺癌、乳腺癌或前列腺癌等称呼:为什么肿瘤命名方式需革新

本文是一篇发表于《NATRUE》上的评述,阐述了作者对肿瘤以组织器官起源为基础的分型方式可能有碍于抗肿瘤药物发展的观点。同时列举出改变这种局面的可能措施。

【综述】| CCR8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发掘CCR8的潜在功能将会显著提升免疫治疗的效果。本文对近年来CCR8靶点在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Genes & Diseases:西湖大学马仙珏教授团队揭示抑癌基因Emei缺失与促肿瘤生成间的联系

研究人员发现了果蝇中Emei(人类TMEM161B 的同源基因)在抑制肿瘤生成中的关键作用,并揭示Emei 的缺失通过调节JNK和Hippo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生长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