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两种主要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长期预后对比!

2020-02-01 QQY MedSci原创

当下,有两种相互竞争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技术可用。已有相关研究对这两种技术的相对性能进行了面对面的比较。但长期临床预后评估仍受到患者数量的限制,特别是最新一代的技术。本研究收纳了2014年-2018年在法国采用TAVR设备治疗的患者的信息,以分析TAVR的长期预后。共有31113位患者采用Sapien 3 BE或Evolut R自膨胀型TAVR治疗的患者。经基本特征匹配后,20918

当下,有两种相互竞争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技术可用。已有相关研究对这两种技术的相对性能进行了面对面的比较。但长期临床预后评估仍受到患者数量的限制,特别是最新一代的技术。

本研究收纳了2014年-2018年在法国采用TAVR设备治疗的患者的信息,以分析TAVR的长期预后。

共有31113位患者采用Sapien 3 BE或Evolut R自膨胀型TAVR治疗的患者。经基本特征匹配后,20918位患者被纳入分析(每组10459位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平均358天),BE TAVR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心衰再入院的年发生率较低相关。BE TAVR还与术后较低的起搏器植入率有关。

在现有最大队列的基础上,本研究观察到Sapien 3 BE瓣膜置换术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心衰再住院率以及TAVR术后起搏器植入率相关。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QQ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球囊扩张与自扩张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比较

这项研究表明与BE-THV相比,使用SE-THV与PVR风险较高、院内和2年死亡率较高相关。

Circ:Cardiovasc Inte:利用30天连续动态监测识别TAVR后的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

对于没有标准TAVR后起搏指征但仍有AVB潜在风险的患者,30天的监测策略可以确定需要永久起搏的其他患者。

JAMA Cardiol:使用90天死亡率vs 30天死亡率作为经导管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结局的质量指标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与90天死亡率相比,根据30天死亡率评估医院的表现会低估结局,因此即使经过风险调整,仍会歪曲TAVR和SAVR后的机构表现。

NEJM: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利伐沙班的疗效

由此可见,在成功进行TAVR后没有明确口服抗凝适应症的患者中,与基于抗血小板治疗的策略相比,每天服用10mg利伐沙班的治疗策略与更高的死亡或血栓栓塞并发症风险和更高的出血风险相关。

Circ:Cardiovasc Inte: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血管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时间趋势以及相关结局

在美国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中,血管并发症和院内出血事件很常见,但其发生率随时间有所下降,并且各地医院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很大。血管和出血并发症均与短期和长期临床结局(包括全因死亡率)较差相关。

Circ:Cardiovasc Inte:瓣膜-动脉阻抗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长期生活质量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一半的患者可见Zva升高,并预测长期QOL和EP不良。TAVR后1年,Zva升高的患病率为21%,但仍与QOL/EP不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