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很多患者为无症状性房颤,首发症状即为“脑卒中”,因而有人称房颤为“沉默的杀手”。面对房颤,我们需要进行抗凝治疗、律率治疗和上游治疗,来减少甚至避免这个“沉默杀手”的并发症,减慢它的发展。
但有时,房颤却是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疾病的前兆,其背后隐藏着更为致命的“杀手”。
心悸就诊,以为只是房颤……
病例介绍
患者70岁老年男性,本次因发作性心悸1月就诊。
患者1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每次持续1-3分钟,每天2-3次,除心悸症状外,无胸闷、胸痛、憋气、头晕、黑朦等不适。患者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否认冠心病史,长期吸烟30年,否认心脏病和猝死家族史。
患者入院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图1),入院后第1天即出现心悸症状,和平素心悸发作症状相同,心电图证实为房颤(图2),3分钟后自行好转。此后3天患者心悸反复发作10余次,和活动无明确关系,白天和夜间均有发作,心电图均证实为房颤。
图1:患者窦性心律心电图
图2:患者心悸发作,心电图证实为房颤
患者经常外出出差,又担心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因而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协商后,准备行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
完善相关的化验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经食道超声未见左房内血栓,但肺静脉CT却出现了异常。肺静脉CT扫描的过程中,发现了右肺中叶占位伴肺不张(图3)。
图3:胸部CT发现右肺中叶占位(红色箭头),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性大。
完善PET-CT也考虑右肺中叶占位,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伴肺门淋巴结转移(图4),此时患者痰涂片也发现了可疑肿瘤细胞(图5)。
图4:PET-CT证实右肺中叶占位,考虑肺癌可能性大,伴右侧肺门淋巴结转移。
图5:痰涂片发现可疑肿瘤细胞。
房颤与肺癌,有啥关系?
但由于肺癌本身导致的房颤,却了解不多。
早在1940-1950年就有散在的病例报道指出,肿瘤转移侵犯心脏后可引起包括房颤在内的心律失常,后续研究发现肺癌的病人术后房颤发生风险明显增高。
也有人进一步研究发现,肺癌患者即使未开始进行手术治疗,其房颤发生风险相比正常人群增加3-5倍。
可见,肿瘤和房颤之间还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只是肿瘤治疗后出现房颤发生率的增高,肿瘤治疗之前房颤风险同样增高,到底是肿瘤导致了房颤,还是共同的原因同时导致了肿瘤和房颤,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假说:互相影响,恶性循环……
针对这一复杂的问题,也有人提出了下面的假说(图6)。
房颤和肿瘤可能共享诸多的危险因素,如患者的遗传和免疫状态,以及吸烟、饮酒、活动减少等不良生活习惯,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肿瘤的同时也可导致房颤,而肿瘤诊断后进行的放化疗和手术治疗,又会反过来促发上述危险因素,导致房颤发生风险的增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图6:肿瘤和房颤“共享”诸多危险因素,可能是两者并发率高的原因。
小 结
或许肿瘤和房颤之间混乱的关系我们短时间内还不能理清,但有一点至少是肯定的,面对新发房颤患者,我们不但要考虑高血压、糖尿病这些传统的危险因素,也不能只关注抗凝、律率和上游的治疗,同时要仔细评估下,是否房颤背后还有一个更为致命的杀手!
作者:何金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新发房颤#
89
#房颤患者#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