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Gastroen Hepatol:微生物抗体血清学检测用于克罗恩病复发风险预测

2017-07-16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发现微生物抗体血清学检测是有效的克罗恩病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方法

目前克罗恩病人术后复发率很高。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克罗恩抗菌抗体血清学检测在预测疾病复发或作为复发标志物的应用前景。

近日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前瞻性研究,招募了169名患者,在围手术期以及术后6,12以及18个月进行样本采集,共采集样本523个。在术后18个月进行结肠镜检查。血清学检测包括: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IgA/IgG、抗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抗体(anti-OmpC)、抗鞭毛蛋白抗体(anti-CBir1)、抗鞭毛蛋白A4-Fla2和Fla-X的抗体(anti-A4-Fla2,anti-Fla-X)。研究对抗体的存在以及滴度进行考察。采用四分位数得分(范围6 - 24)和逻辑回归分析评估表型,吸烟状况以及内镜结果。

研究发现,先前复发2次以上的患者,其anti-OmpC抗体阳性率高(94% vs 55%, ≥ 2 vs < 2, P = 0.001)。术后18个月以及12个月复发与基线的 anti-Fla-X阳性显著相关(18个月复发:49% vs 29%; 阳性vs 阴性, P = 0.033;12个月复发:52% vs 31%, P = 0.04)。28名基线anti-CBir1, anti-OmpC, anti-A4-Fla2以及 anti-Fla-Xat全部阳性患者,相对于全部阴性患者(n=32)其复发风险显著提高(82% vs 18%, P = 0.034; 比值比6.4,95%,1.16–34.9)。 6种微生物抗体基线四分位数高的患者其18个月复发风险高,调整后的临床风险比值比为1.16(95%,CI,1.01–1.34, P = 0.039) 。吸烟是唯一的抗体水平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微生物抗体血清学检测是有效的克罗恩病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方法。

原始出处:

Amy L Hamilton et al. Serologic antibodies in relation to outcome in postoperative Crohn's disease. J Gastroen Hepatol. May 30 201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Aliment Pharmacol Ther:走向克罗恩氏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共同治疗目标

克罗恩氏病(CD)和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的进展性和致残性疾病,常可造成结构组织损伤。基于原先开发的类风湿关节炎的策略,最近,CD的治疗目标已经从完全控制症状转移到临床缓解和完全黏膜愈合(深度缓解),最终的目的为防止肠道损伤和残疾。2017年4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综述回顾CD和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目的的相似性和差异。

5.19炎症性肠病日:梅斯与您携手同心,共筑健康!

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IBD),今年的主题是“携手同心,共筑健康”。炎症性肠病(IBD)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不断攀升的趋势,已逐渐成为我国消化科的慢性病、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反复发作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为一组疾病的总称有两种常见的类型: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

肠病难愈竟是“克罗恩病”,艾灸治病须量身定制

50岁以后,大多数人开始担心起自己的记忆力衰退问题,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无法记住别人的名字或者忘记了钥匙放在哪里,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你开始忘记关掉煤气,或者开始努力回忆自己使用多年的银行卡密码。如果这看起来很熟悉,那么放心,这不只是你一个人的问题,除了逐步变差的身体机能,记忆力的减退和逐渐无法集中的精力是我们变老过程中两个最害怕遇到的问题。那么,记忆力的衰退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哪些方法能够缓解

PLoS One:克罗恩病变部位表现出不同的诱发基因变异

背景:克罗恩病(CD)是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病理学病症,这反映了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强调三个基因标志(NOD2, MHC 和MST1)与CD的病变部位相关,这表明基因变异可导致CD发病部位的改变。之前已有研究表明基因标记与炎症性肠病有关,本研究拟在CD患者中检测基因标记以便更好的分析回肠型、回结肠型、结肠型CD与基因之间的关联性,并明确不同的遗传背景是否对不同类型CD发病之间关系

Gastroenterology:局部的ROCK抑制剂治疗肠纤维化梗阻

局部ROCK抑制剂可以预防和逆转肠纤维化过程,减少成纤维细胞p38 MAPK激活并增加MRTF和自噬,局部的ROCK抑制剂有望成为CD纤维化的治疗药物

2017 台湾克罗恩病管理指南

2017年6月,台湾炎症性肠病学会发布了台湾克罗恩病管理指南。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治疗目标是诱导并维持缓解,减少并发症等闲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克罗恩病的流行病学,诊断,特殊考虑,治疗,监测,手术治疗,特殊人群,癌症监测和并发症管理等内容提出共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