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PUF60能调控乙肝病毒RNA表达

2017-10-13 佚名 ”药明康德“微信号

近日,来自日本的研究者发现,名为PUF60的调控因子是HBV 3.5kb RNA转录和转录后步骤的通用调节剂,相关论文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具有部分双链松弛环状DNA基因组的包膜病毒。全球约有2.4亿人长期感染HBV。据估计,每年有100万人死于与HBV相关的严重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是目前治疗HBV感染者的主要药物,但是当病毒基因处于共价闭合环状(cccDNA)形式时,这些药物不能达到清除HBV的目的。

为了实现病毒学治愈,需要深入了解病毒复制、持久性和潜伏期的分子机制,以开发新型治疗方案。在HBV感染宿主后,病毒基因组被转运到细胞核并转化成cccDNA,用作合成病毒转录物的模板。4种病毒RNA(3.5kb, 2.4kb, 2.1kb和0.7kb)被转录。其中3.5kb RNA包括前核和前基因组(precore and pregenomic)RNA。近日,来自日本的研究者发现,名为PUF60的调控因子是HBV 3.5kb RNA转录和转录后步骤的通用调节剂,相关论文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PUF60是种剪切因子(splicing factor)以及U2小核糖核蛋白辅助因子(U2 small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uxiliary factor)。通过基因敲除和基因过表达实验,研究者发现PUF60通过与转录因子TCF7L2的相互作用,上调核心启动子活性;并且,PUF60能促进HBV的3.5kb RNA降解,以及抑制3.5kb RNA的剪接。

实验显示,当将1.24倍的HBV基因组导入能表达PUF60质粒的细胞时,与病毒复制对照细胞相比,在转染后1-2天,3.5kb RNA水平较高,但在PUF60表达后,3.5kb RNA降低。缺失突变分析显示,PUF60中的第二和第一个RNA识别序列(RNA recognition motifs, RRM)分别负责激活核心启动子和RNA降解。表达缺失第一个RRM的PUF60,会导致 HBV产量较高。

这项研究是首次发现宿主的因子不仅涉及正面调控病毒基因表达,而且能在相同病毒生命周期中进行负调控。进一步的研究可能揭示细胞抗病毒防御和病毒持久性的机制,给HBV感染者带来新疗法。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盘点:7月28日世界肝炎日,肝炎突破性研究进展一览

 背景: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5月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5月19日变更为7月28日。2016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爱肝护肝 享受健康"。肝脏是与人体代谢功能有关的一个重要器官,在机体中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合成等多种重要角色。常见肝脏疾病包括甲肝、乙肝、丙肝、肝硬等。

Cell子刊综述:解析乙肝病毒生命周期,多管齐下控制、消灭 “罪魁祸首”

如何根除乙肝病毒?对此,科学家们想出很多招:阻断病毒入侵、破坏病毒核心DNA、解决免疫耐受性问题、抑制病毒感染邻近细胞……事实上,对乙肝病毒生命周期认知越深入,控制、消灭它们的方法和策略就越多。

重磅:再认识乙肝病毒 实现临床“治愈”

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高达2.4亿人之多,每年约有78.6万人死于慢性HBV感染相关肝病。尽管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已使我国新发感染者得到明显控制,但我国仍有慢性HBV感染者约800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高达2000余万例。慢性HBV感染是引起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虽然现有的抗HBV药物能够明显抑制疾病进程、减少终末期肝病的发生,但以血清H

Hepatology:乙肝病毒感染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益?

乙肝和脂肪肝有没有关联?2017年3月,发表在《Hepatology》的一项由韩国科学家进行的队列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进展的发病机制具有影响。 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与脂肪肝之间的相关性是有争议的。研究人员考察了HBV感染与NAFLD进展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于2002~2006年进行了一项纳入83339名参与者的队列研究,这些参与者基线无NAFLD

PLoS Pathog:李文辉实验室发现POLK是乙肝病毒cccDNA形成所需的一个关键分子

慢性HBV感染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目前已有的抗病毒治疗不能彻底治愈乙肝,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无法清除肝细胞核内稳定存在的乙肝病毒cccDNA。乙肝病毒cccDNA在感染的肝细胞核内以微型染色体的形式存在。在乙肝病毒的生活史中,HBV rcDNA向cccDNA的转变是乙肝病毒建立持续性感染的必需步骤。然而,以前由于缺乏有效的乙肝病毒细胞感染模型,对于HBV cccDNA形成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分子

Hepatology:郭德银团队发现乙肝病毒致癌新机制

近期,武汉大学郭德银教授研究组乙肝病毒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HBV e antigen and its precursors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HCC by interacting with NUMB and decreasing p53 activity(《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前体蛋白通过结合NUMB和降低p53活性而促进肝癌发生》,武汉大学为唯一署名单位,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