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Gastroen Hepatol:吲哚美辛与ERCP后胰腺炎风险

2019-11-27 MedSci MedSci原创

研究认为,与标准的100mg方案相比,200mg吲哚美辛直肠给药不能降低高危患者的胰腺炎风险

尽管吲哚美辛直肠给药能有效降低高危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胰腺炎风险,但最佳剂量尚不清楚。近日研究人员比较两种剂量吲哚美辛直肠给药方案对高危患者ERCP后胰腺炎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

ERCP后胰腺炎高危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在ERCP后立即接受2剂量50毫克吲哚美辛栓(标准剂量组)或4剂量50 mg吲哚美辛栓(高剂量组)。研究的主要结果是ERCP后胰腺炎。

1037名患者参与研究,分别接受标准剂量(n=515)或高剂量吲哚美辛(n=522)。在1037例患者中,141例(14%)发生ERCP后胰腺炎,其中标准剂量吲哚美辛组515例中有76例(15%),而高剂量吲哚美辛组522例中有65例(12%,RR=1.19)。观察到19起可能归因于研究药物的不良事件。1037例患者中有14例(1%)出现临床意义的出血,其中标准剂量吲哚美辛组515例患者中有6例(1%),高剂量吲哚美辛组522例患者中有8例(2%)。大剂量吲哚美辛组522例患者中有3例(1%)发生急性肾损伤,而标准剂量组没有发生。标准剂量组1名患者在ERCP后2天出现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高剂量组1例患者在ERCP后5天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除ERCP后141例胰腺炎患者外,发生19起严重不良事件,所有患者都需要入院治疗。在30天随访时,未观察到过敏反应或死亡。

研究认为,与标准的100mg方案相比,200mg吲哚美辛直肠给药不能降低高危患者的胰腺炎风险。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碰到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黄疸、出血、肠瘘等的病例,你会怎么治?

患者男,44岁,因“上腹部疼痛2个月”入院治疗。患者2个月前饮酒后出现持续性上腹部胀痛,阵发性加剧,疼痛难忍,可放射至腰背部,伴恶心、呕吐。患者曾诊断为AP,予抑酸、抑酶、补液等药物治疗。因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在重症医学科给予呼吸机辅助、器官支持等治疗,其间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40 ℃,伴咳嗽、咳痰,并出现黄疸,无陶土样便。血、腹水和痰培养结果均提示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耐药菌)感染,先后予美

淀粉酶升高≠胰腺炎!解读引起淀粉酶升高的6大因素

近日,1例患者腹痛伴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竟不是急性胰腺炎,而是胃穿孔。

Waylivra在欧洲授予有条件的上市许可,治疗家族性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

Akcea和Ionis宣布,Waylivra已获得欧洲委员会(EC)的有条件上市许可,用于治疗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症(FCS)。该批准作为成年患者饮食的辅助手段,用于对饮食和甘油三酯降低疗法反应不足的、处于高风险患胰腺炎,且经过基因证实的FCS患者。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or 胰腺癌?把握要点,准确鉴别!

患者男性,64岁,因“腹痛、腹胀1个月余”于2013年11月15日入院。该患者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进食后加重,偶有恶心,无呕吐,自行口服“健胃消食片”等无明显好转,10天前就诊于某院,CT检查提示胰腺占位,遂于某医院住院给予保肝等对症治疗,但上述不适未见明显缓解。为明确诊断入笔者所在医院。病程中偶有恶心,无鼻出血、齿龈出血,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无呕吐,无呕血、黑便,无

病例 ǀ 反复发作的胰腺炎也要考虑遗传性疾病!

家族局部性脂质营养不良(familial partial lipodystrophy,FPLD)是由遗传、药物、炎症和自身免疫等原因导致的以机体脂肪组织不同程度缺失伴各种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疾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人群中的发病率不到1/1000万,目前全球报道约1000例。已知的FPLD相关基因共6种,包括LMNA、ZMPSTE24、PPARG、AKT2、CIDEC和PL1N1。其中过氧

Diabetes Care:儿童胰腺炎与成年后糖尿病风险

由此可见,青春期晚期胰腺功能正常但儿童期存在急性胰腺炎病史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年轻成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