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heimer&Dementia:各族裔群体的痴呆症发病率、诊断年龄和生存率

2022-09-10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据预测,2019年至2050年期间,全世界的痴呆症患者人数将从5700万上升到1.5亿以上。

据预测,2019年至2050年期间,全世界的痴呆症患者人数将从5700万上升到1.5亿以上。英国约有13%的人口为少数民族;最大的非白人群体是南亚人(5.3%),第二大群体是黑人(非洲或加勒比海人-3.4%)。亚洲组由南亚或东亚血统的人组成。后者与白人相比,患痴呆症的风险较低。

近期,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的学者调查了被诊断为痴呆症的发病率,以及诊断时的年龄和诊断后的存活率在英国三个最大的种族群体中是否有差异,结果发表在Alzheimer&Dementia杂志上。

研究人员使用初级保健电子健康记录、链接的医院插曲统计和年龄≥65岁的成年人的死亡数据,比较了1997-2018年记录的白人、南亚人和黑人的痴呆症发病率、诊断时的年龄、生存时间和诊断后死亡的年龄。

结果显示,黑人的痴呆症发病率较高(IRR=1.22,95%CI 1.15-1.30)。南亚裔和黑人痴呆症患者的死亡年龄比白人低(南亚裔参与者的平均差异为-2.97年,(95% CI -3.41至-2.53);黑人参与者的平均差异为-2.66年,(95% CI -3.08至-2.24)。

综上,南亚裔和黑人的诊断和死亡年龄较小,这意味着针对这些群体的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策略应被优先考虑,并为其量身定做,以促进其采纳。

 

 

参考文献:

Incidence, age at diagnosis and survival with dementia across ethnic groups in England: A longitudinal study using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https://doi.org/10.1002/alz.1277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抑郁症、认知和记忆表型的多变量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除了环境因素外,遗传因素在抑郁症和AD中都起着重要的病因作用。

Neurology:A-beta和血管危险因素,如何影响大脑萎缩?

血管风险升高和较高的Aβ负担与纵向脑萎缩之间的相互作用

Annals Neurology: Tau介导血管风险和Aβ对认知能力下降的协同影响

血管风险与亚阈值水平的Aβ相互作用,促进认知能力下降

Alzheimer Dementia:SPRINT试验中强化降压对痴呆血浆Aβ、神经丝轻链和总tau的影响

强化血压治疗与NfL的变化有关,而NfL的变化与强化治疗相关的肾脏功能的变化有关。

Neurology:50万人数据提示身体/精神活动模式和痴呆症风险的关系

坚持频繁的剧烈运动和其他运动的活动模式、与家务有关的活动和探访朋友/家人与多种类型的痴呆症的风险降低有关。

Alzheimer&Dementia:血管负担和认知能力的关系——淀粉样物质的介导作用

脑小血管疾病(SVD)是一组影响大脑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疾病。

拓展阅读

Neurology:多基因风险评分、APOE 基因型与痴呆症风险相关性分析

IC 与较高的痴呆症风险相关,尤其是那些合并有痴呆症易感基因的人。

Alzheimer Dementia:从患者和护理的角度看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结果

有痴呆生活经验者的观点为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应作为证据指导下的检测前咨询和结果考虑因素的一部分。

Annals of Neurology:AD相关生物标志物对皮质基底综合征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影响

AD生物标志物阳性可能会改变CBS/PSP的临床表现,并有证据表明与AD病理/共病理相关的独特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

IJNS:基于生命历程模型的多领域干预可降低老年人痴呆的风险

基于生命历程模型的多领域干预是可行的,有可能降低中国高危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改善他们的认知功能。

ART:视网膜血管的变化有望为观测阿尔茨海默病进程提供一个窗口

视网膜血管测量并不能代表非痴呆个体的脑血管损伤,而鼻侧象限的VD与海马萎缩相关,与淀粉样蛋白状态无关。

Neurology:利用基于弥散的神经炎症成像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白质神经炎症

WM神经炎症在AD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已发生改变,并且与淀粉样变性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