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儿科发展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2017-07-03 张思玮 科学网

6月30日,第三届中国儿科发展国际论坛(CIFPD)在北京召开,吸引国内外近5000名儿科领域专家学者参与。此次论坛共设置一个主论坛、一个院士论坛、36个儿科相关领域分论坛,话题涵盖当今儿科世界领域先进诊治技术、预防干预、健康管理、转化研究以及现代医院管理等。

6月30日,第三届中国儿科发展国际论坛(CIFPD)在北京召开,吸引国内外近5000名儿科领域专家学者参与。此次论坛共设置一个主论坛、一个院士论坛、36个儿科相关领域分论坛,话题涵盖当今儿科世界领域先进诊治技术、预防干预、健康管理、转化研究以及现代医院管理等。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尚永丰,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潘苏彦,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吴欣娟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96岁高龄的张金哲院士,北京儿童医院倪鑫院长、王天有书记等相关专家领导参加此次会议

马晓伟表示,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儿童健康事业,不断强化政府责任,优化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加快完善儿童医疗服务保障体系,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当今医学全球化的浪潮高涨,医疗水平迅猛发展,诊疗技术日新月异。中国儿科发展国际论坛为国内外儿科医学工作者提供了分享成果、交流经验的平台和窗口。希望各位参会代表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集思广益,充分交流,分享彼此对儿科医疗前沿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经验,促进各学科之间、医院之间以及国际科研机构间在儿科疾病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全世界儿童健康成长谋求福祉。

尚永丰校长强调,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应该有世界眼光和国家情怀,此次论坛的召开就是这种世界眼光的最好体现。他还强调,我们身处大数据时代,应该重视大数据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同时要注重学术研究,只有学术水平不断提高,才能立足于世界。

潘苏彦副局长说,儿童健康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素质和社会和谐,北京市一直重视儿童健康事业,为保障儿童健康做了很多积极有效的工作。今后,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帮助北京儿童医院的发展,同时希望医院借助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等高水平平台做出更多的成绩。

吴欣娟副理事长表示,医学与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开放、共享、互学互鉴才能共同进步。此次论坛在护理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方面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为我国儿科护理工作者向全球同行展示行业学术发展成果提供了舞台,也是与国内外专家交流探讨我国儿科护理工作面临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的重要窗口。

北京儿童医院荣誉院长Mr. Paul Marcus表示,近年来,中国儿科医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儿科医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尤其是通过这种国际论坛进行直接的对话和交流的形式,对于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借鉴非常有意义。他愿意同中国儿科同道一起努力为世界儿童健康事业做出努力。

目前,我国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布局不合理且顶层设计不完善,儿科医务人员不足,儿科科研预防保健等临床研究滞后,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指南的开发推广不足。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主任、北京儿童医院倪鑫院长表示,未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将更多在“引领”与“辐射”上下功夫,引领行业发展、服务变革、国际合作与交流,辐射基层网络、区域协同、资源下沉。从而实现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完善,儿童医疗资源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医疗、科研、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最终形成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辐射全国的儿科领域医教研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随后,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院长、首席执行官Laurie Glimcher,波士顿儿童医院国际医学总监Jeffrey Burns,洛杉矶儿童医院高级副院长、首席医疗官James Stein,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房建成分别进行了主旨演讲。

据悉,中国儿科发展国际论坛(CIFPD)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于2013年发起,每两年举办一届,论坛同时得到了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的大力支持。

作者:张思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首都医科大学等20所高校今年恢复儿科本科招生

今年新增儿科本科专业的20所高校。到2020年每个省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数达到0.6人以上。

中国儿科发展面临四大难题!

基层儿科医生培训不能陷入精细化、专科化误区

湿疹患儿长大后更易患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纠正湿疹十大误区

湿疹,俗称“奶癣”,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湿疹常常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在发达国家儿童的患病率可高达10%~20%。2012年我国上海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6岁儿童患病率达8.3%。湿疹的症状多始于婴儿出生后几年内,其中约45%在生后6个月内出现症状,约60%在生后1年内出现症状,约85%在生后5岁内出现症状。约50%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症状可在7岁之前完全缓解,其余

Lancet Respir Med:儿科ICU:早期补充性肠外营养有害 哪种宏量营养素是罪魁祸首?

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明,入住成人和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s)患者早期补充肠外营养是有害的。但是,哪种宏量营养素是有害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证实。2017年5月,发表在《Lancet Respir Med》的一项研究显示,早期给予氨基酸可能为原因所在。

JAMA Pediatr:儿科阑尾炎术后时间与疾病程度和术后并发症

24小时内的延迟阑尾切除术不会导致复杂阑尾炎或不良结局风险,研究结果支持阑尾切除术为迫切的非急救手术,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性是首要前提

倪鑫院长:把全国儿科同道们都联合起来

6月30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儿科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拉开帷幕,5000名国内外儿科领域专家学者在三天内共话当今儿科发展新理念、新探索、新技术和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