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对TNFα抑制剂反应不足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或可选择非TNF生物制剂

2016-09-24 MedSci MedSci原创

三分之一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的反应不足,缺少关于如何选择下一步治疗的指导。本研究旨在对比此类患者中靶向非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性药物与二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的疗效。此多中心、实用性、开放标签的随机临床试验为期52周,2009-2012年间共有300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持续性疾病活动且对抗TNF治疗反应不足。最后的随访日期是2013年8月。将患者1: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非肿

三分之一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的反应不足,缺少关于如何选择下一步治疗的指导。本研究旨在对比此类患者中靶向非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性药物与二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的疗效。

此多中心、实用性、开放标签的随机临床试验为期52周,2009-2012年间共有300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持续性疾病活动且对抗TNF治疗反应不足。最后的随访日期是2013年8月。

将患者1: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非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性制剂或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主要结果为患者治疗24周时对治疗反应良好或中度程度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治疗12周和52周时患者的EULAR反应;12周、24周和52周时;DAS28-ESR、低疾病活动度(DAS28≤3.2),完全缓解(DAS28≤2.6);严重不良事件及严重感染。

300名(243名 [ 83.2% ]女性;平均[SD]年龄,57.1 [ 12.2 ]年;基线DAS28-ESR,5.1 [ 1.1 ])患者中最终269名(89.7%)患者完成了研究。第24周时,非肿瘤坏死因子组(146名)101名(69%)患者和二抗肿瘤坏死因子组76名(52%)患者取得了良好或中等程度的EULAR反应(OR,2.06;95% CI,1.27-3.37;P = 0.004;绝对差,17.2%;95% CI,6.2%-28.2%)。非肿瘤坏死因子组DAS28-ESR较二抗肿瘤坏死因子组低(校正基线差异后平均差,−0.43;95% CI,−0.72~−0.14;P = 0.004)。第24周和第52周时,非肿瘤坏死因子组表现为低疾病活动度的患者较二抗肿瘤坏死因子组多(24周,45% vs 28%;OR,2.09;95% CI,1.27-3.43;P =  0.004;52周,41% VS 23%在;OR,2.26;95% CI,1.33-3.86;P =0. 003)。

总而言之,在曾接受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治疗且对此反应较差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与二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相比,使用非肿瘤坏死因子生物制剂治疗24周时可更有效地达到良好或中度疾病活动性反应。

原始出处:

Jacques-Eric Gottenberg, et al., Non–TNF-Targeted Biologic vs a Second Anti-TNF Drug to Treat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Patients With Insufficient Response to a First Anti-TNF Drug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6;316(11):1172-1180. doi:10.1001/jama.2016.1351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1. 2017-07-23 gongliu
  2. 2016-10-11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好文章,受益

    0

  3. 2016-09-29 jyzxjiangqin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另一选择。

    0

相关资讯

Lupu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症状相关

尽管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比健康人更差,抑郁状态更严重,但是,重要促炎性细胞因子,比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不良心理因素的重要性仍不清楚。针对这一情况,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风湿免疫科的A Mak等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SLE患者抑郁症状,HRQoL和狼疮相关促炎性细胞因子有关。研究结果在线发布在2013年3月的《狼疮》(L

JAMA: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与癌症风险升高无关

丹麦一项队列研究纳入56146例年龄≥15岁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并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暴露是否升高患者的癌症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中位3.7年随访期间,TNF-α拮抗剂暴露和未暴露患者的癌症发病率分别为1.8%和6.7%。依据自首次TNF-α拮抗剂暴露时间和用药次数进行分析时,癌症风险均未出现显著升高。部位特异性癌症亦未显著增多。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Cell子刊:揭示肿瘤坏死因子抵抗感染新机制

作为免疫系统的一种信使分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在触发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这个原因,TNF抑制剂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某些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一种标准方法。然而,TNF也防止感染,这意味着抑制它能够导致潜伏性感染重新露面。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Friedrich-Alexander-Un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