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 CP: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导致脑梗死

2018-07-18 杨中华 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原发性心脏肿瘤很少见;因此,原发性心脏肿瘤栓塞非常罕见。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papillary fibroelastoma,PFE)是排在粘液瘤后面的第二位原发性心脏肿瘤(10%)。大部分PFE都是偶然发现的,至于症状性PFE往往表现为卒中或TIA。

原发性心脏肿瘤很少见;因此,原发性心脏肿瘤栓塞非常罕见。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papillary fibroelastoma,PFE)是排在粘液瘤后面的第二位原发性心脏肿瘤(10%)。大部分PFE都是偶然发现的,至于症状性PFE往往表现为卒中或TIA。

心脏乳头样弹性纤维瘤(cardiac papillary elastofibroma)系原发性良性心脏肿瘤,瘤体自瓣膜的内膜发生,主要以心内膜的纤维组织、弹力纤维,平滑肌细胞及黏多糖基质组成乳头的轴心,外膜被以增生的心内膜细胞,故称乳头样弹性纤维瘤(papillary elastic fibrous tumor)。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其中大多数人都长期存在各种心血管疾病,故认为本病乃是继发于病变组织长期劳累磨损,引起的轻微心内膜损伤,在组织变性改变的基础上,纤维沉积并伴有继发性附壁血栓机化形成真性肿瘤。

2018年6月Ana Moreno-Est′ebanez等在Neurology: Clinical Practice上报道了3例PFE引起的脑梗死病例,见下图。

A图,3例患者的MR Flair序列显示亚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1累及左侧深部结构包括尾壮核、豆状核和邻近的白质,病例2累及右侧中央前回,病例3累及左侧颞顶叶:



B图,病例1经食道超声显示起自于二尖瓣耳状面的有蒂相连的11mm移动团块(箭头),病例2显示起自于二尖瓣耳状面的14mm大小肿块,病例3起自于左心耳大小9mm的肿块。病例3中可以可到肿块磨损的边缘:



C图,心外科切除肿瘤的病理分析:病理检查显示无血管乳头状瘤,有一层内膜细胞覆盖在结缔组织基质乳突表面(左、中、右):



第一例患者采取了血管内取栓治疗,第二例推测自发再通,第三例静脉溶栓治疗,出院时三例患者的NIHSS皆为0分。作者推测三例患者皆为瘤体表面血栓形成后栓子脱落导致的脑梗死,而不是肿瘤栓子。提示再通治疗对这样的患者是有效的。

原始出处:Ana Moreno-Estébanez, Alain Luna Rodríguez, Iratxe Ugarriza Serrano, et al. Papillary fibroelastoma, an unexpected cause of stroke, Outcomes after acute reperfusion therapy. Neurology CP. May 01, 2018

作者:杨中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病例:心脏肿瘤良恶性判定经验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田海  超声心动图:发现肿瘤功不可没   在判定心脏肿瘤良恶性之前,首先的问题是如何发现心脏肿瘤。由于心脏良性肿瘤多存在一个相对漫长的生长期,临床症状逐渐出现并进行性加重,所以临床根据患者的症状容易发现心脏异常,进而检查发现心脏肿瘤;而心脏恶性肿瘤常常没有特征性临床表现,查体多找不到特异性体征,首发症状多不是心脏疾病的特异性症状,这让临床医生经常忽视心脏

心脏肿瘤外科治疗技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臧旺福 周健   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   黏液瘤占成人良性心脏肿瘤50%,94%为单发,可发生于任何腔室,尤好发于左心房(约75%),其次为右心房(约10%~20%),双心房肿瘤或为源于房间隔且双向生长的肿瘤。   心房黏液瘤常发生于卵圆窝边缘处的房间隔,也可起源于心房的任何部位,如心脏瓣膜、肺动静脉和腔静脉。典型的右心室黏液瘤发生于游离壁,而左心室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