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郭星/周绍兵教授《AFM》:M2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用于抑制缺血性卒中内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2024-04-26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西南交通大学郭星教授、周绍兵教授课题组利用M2型巨噬细胞产生的外泌体(M2exo)包载DNase 1,用于递送药物及卒中治疗。

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炎症和免疫反应在卒中的病理生理中起关键作用。中性粒细胞是缺血后第一批从外周募集到大脑的细胞,高度参与脑卒中后的炎症。缺血区域积聚的中性粒细胞会释放颗粒状内容物,形成网状结构的DNA,也称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NETs可介导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及损害卒中后的血运重建和血管重塑。降解NETs可通过减轻炎症、促进血管重构、预防血栓形成等途径减少脑梗死,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然而,NETs的主要降解物—DNase 1,在血液循环中的半衰期短,通过血脑屏障(BBB)的效率低。

近期,西南交通大学郭星教授、周绍兵教授课题组利用M2型巨噬细胞产生的外泌体(M2exo)包载DNase 1,用于递送药物及卒中治疗。如图一所示,外泌体经胞吞作用穿过BBB,在缺血区域周围积聚。随着M2exo分泌抗炎细胞因子,将小胶质细胞极化为M2型,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此外,外泌体释放的DNase 1可以降解NETs,减少炎症,促进血管重塑。同时诱导小胶质细胞M2极化和NETs清除,M2exo@DNase 1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组织修复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途径。

图片

图 1 M2exo@DNase 1参与卒中治疗过程

【文章要点】

如图2所示,M2exo由于靶向作用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使得外泌体滞留时间延长,能富集在病灶区域。此外,可以发现M2exo@DNase 1的干预改善了卒中的结局,降低了梗死体积。图3的行为学测试及mNSS证明M2exo@DNase 1治疗可逆转MCAO的神经功能缺陷,运动和认知功能得到恢复。

图片

图 2 M2exo在MCAO小鼠的体内分布及M2exo@DNase 1的治疗效果

图片

图 3 行为学分析及mNSS

如图4所示,作者考察了MCAO小鼠体内的小胶质细胞极化表型及NETs清除效果。M2exo@DNase 1的干预清除了NETs以及促进小胶质细胞M2型的上调,减少了炎症因子的分泌。

图片

图 4 M2exo@DNase对体内小胶质细胞极化和NETs的抑制作用

如图5所示,作者通过转录组基因分析探索了小胶质细胞极化和抑制NETs协同作用的分子机制。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主要与免疫反应、炎症过程和细胞存活相关。M2exo@DNase 1通过诱导Cdk4和Id4的表达介导促血管生成;抑制Jun、Fos、Dusp1、Tnfrsf12a等从而发挥抗炎作用;阻断Cdkn1a和Traf6减少细胞凋亡。DNase 1对NETs的破坏和M2exo对小胶质细胞的极化,通过促进紧密连接和TGF-β信号通路,阻断mTOR和toll样信号通路,使得BBB重塑、减轻炎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图片

图 5 转录组基因分析

综上所述,该研究开发了CD206+ M2样巨噬细胞衍生外泌体(M2exo)系统,用于DNase 1递送,实现缺血性卒中治疗。该纳米颗粒通过外泌体的胞吞作用穿过BBB,经DNase 1清除NETs,防止血管损伤。此外,M2exo诱导M1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通过产生抗炎细胞因子减轻神经炎症。并通过转录组分析,揭示了M2exo和DNase 1协同作用的机制。M2exo@DNase 1的干预可减少脑梗死面积、改善长期神经系统预后。为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该项目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A1206500、2021YFB3800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2A20161、52073236)、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4NSFTD01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682023ZTPY083)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信息:

M2 Macrophage-Derived Exosomes Inhibiting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for Ischemic Stroke Therapy. DOI: 10.1002/adfm.202402724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02724

作者:BioMed科技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论著】发病时间大于24小时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经过严格影像学筛选的发病时间> 24 h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行E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发病时间24 h内患者相似。

【论著】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的缺血性卒中缺氧相关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通过生物信息学挖掘,本研究获得了10个缺血性卒中与缺氧相关的关键基因,可能为后续研究工作及诊断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Stroke:血浆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和预后有关

由基因决定的血浆 HGF 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和预后呈正相关,这表明 HGF 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综述】心房颤动相关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

该综述概述心房颤动相关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探讨心房颤动类型、栓塞部位及取栓方式的差异与取栓结果及患者整体预后的关系以进一步完善临床治疗策略。

Eur Heart J:房颤女性缺血性卒中的时间趋势和临床意义

在2007年至2018年的研究期间,女性性别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率之间的关联已经下降并变得不显著,这表明在估计房颤患者的预期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和OAC治疗需求时,女性性别可以作为一个被忽略的因素。

【综述】缺血性卒中侧支血管生成及其治疗性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从细胞信号传导的角度出发,对缺血性卒中侧支血管生成的机制及其新兴的治疗性干预途径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