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Respir Med:儿科ICU:早期补充性肠外营养有害 哪种宏量营养素是罪魁祸首?

2017-06-14 选题审校:应颖秋 编辑:贾朝娟 环球医学

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明,入住成人和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s)患者早期补充肠外营养是有害的。但是,哪种宏量营养素是有害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证实。2017年5月,发表在《Lancet Respir Med》的一项研究显示,早期给予氨基酸可能为原因所在。

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明,入住成人和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s)患者早期补充肠外营养是有害的。但是,哪种宏量营养素是有害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证实。2017年5月,发表在《Lancet Respir Med》的一项研究显示,早期给予氨基酸可能为原因所在。

背景: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明,入住成人和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s)患者早期补充肠外营养是有害的。能量过多和蛋白过少被证实为潜在的原因。本研究在危重病的儿科患者中进行早期 vs 晚期肠外营养(PEPaNIC)的随机试验分析哪个宏量营养素与早期补充肠外营养导致的害处相关。

方法:最初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入院PICU24 h接受补充性肠外营养(PN)(早期PN)或1周后当肠内营养不足时接受这类PN(晚期PN)。在这项随机后、观察性研究中,PICU入住前7日内给予的葡萄糖、脂质和氨基酸的剂量是以已发表的临床指南中年龄和体重的参考剂量的%表示的。采用多变量Cox比例危险分析调查前7日内平均宏量营养素剂量与PICU中获得感染、早期存活脱离机械通气、早期存活离开PICU的独立相关可能性。本分析同时纳入3种宏量营养素,并校正基线风险因素。

结果:2012年6月18日至2015年7月27日期间,7519名年龄为新出生至17岁间的儿童被评估是否符合纳入标准。6079名患者被排除,1440名儿童被随机分配至接受早期PN(n=723)或晚期PN(n=717)。随着氨基酸剂量的增加,获得新感染的可能性较高(1~5日每增加10%的校正危险比[HRs]范围是1.043~1.134,p≤0.029),然而早期存活脱离机械通气的可能性较低(3~7日HRs 0.950~0.975,p≤0.045),早期存活离开PICU的可能性较低(1~7日HRs 0.943~0.972,p≤0.030)。相比较,PICU住院前3日内较多葡萄糖与较少感染单独相关(HRs 0.870~0.913,p≤0.036),然而较多脂质与早期离开PICU单独相关(4~7日HRs 1.027~1.050,p≤0.043)。低剂量氨基酸也显示出害处风险。

阐释:这些相关性表明,早期给予氨基酸,而不是葡萄糖或脂质,可能解释危重儿童中早期补充性肠外营养导致的危害。

原始出处:

作者:选题审校:应颖秋 编辑:贾朝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儿科医生缺口巨大,儿童医院出现“人才荒”隐忧

当今的中国儿科,正面临着人才断层、医生短缺的尴尬,儿童医院发展深受制约,前景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我国儿科医生缺口至少在20万以上。而且随着老一辈儿科医生退休,儿科医生紧缺局面将更加严峻。

上海启用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

5月31日,上海市首个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在南翔医院启用。

13万人!中国儿科的“家底”摸清了!

从《白皮书》关于儿童死亡率与儿科医生数量关系的分析来看,任何一个区域的儿科医生数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明显负相关。

首都医科大学等20所高校今年恢复儿科本科招生

今年新增儿科本科专业的20所高校。到2020年每个省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数达到0.6人以上。

中国儿科发展面临四大难题!

基层儿科医生培训不能陷入精细化、专科化误区

湿疹患儿长大后更易患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纠正湿疹十大误区

湿疹,俗称“奶癣”,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湿疹常常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在发达国家儿童的患病率可高达10%~20%。2012年我国上海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6岁儿童患病率达8.3%。湿疹的症状多始于婴儿出生后几年内,其中约45%在生后6个月内出现症状,约60%在生后1年内出现症状,约85%在生后5岁内出现症状。约50%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症状可在7岁之前完全缓解,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