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Neurol: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前,静脉溶栓的益处不大

2017-01-24 MedSci MedSci原创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常出现大血管闭塞,而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改善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结局。然而不知道静脉溶栓(IVT)对MT患者是否有益。最近发表在JAMA Neurol上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在MT(支架取栓)之前进行IVT治疗是否有益。这是一项事后分析,使用的数据来自291例机械取栓的病人,这些患者来自2个大的多中心的前瞻性评价AIS患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常出现大血管闭塞,而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改善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结局。然而不知道静脉溶栓(IVT)对MT患者是否有益。

最近发表在JAMA Neurol上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在MT(支架取栓)之前进行IVT治疗是否有益。

这是一项事后分析,使用的数据来自291例机械取栓的病人,这些患者来自2个大的多中心的前瞻性评价AIS患者中MT的临床试验(2010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进行的SWIF研究和2010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进行的STAR研究)。研究人员选取了接受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进行IVT,之后接受MT(使用可回收支架)的患者,IVT组;或只接受MT(使用可回收支架)治疗的患者,MT组。

该分析共包括291名患者,IVT组160名(55.0%)(平均年龄[SD],67[13]岁;97名女性[60.6%]),MT组131名 (45.0%)(平均年龄[SD],69[12]岁;71名女性[55.7%])。在基线水平时,IVT组的阿尔伯塔卒中方案早期CT评分(ASPECTS)较低(8 vs 9,P =  0.04)。从出现症状到腹股沟穿刺间的时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IVT组254分钟 vs MT组262分钟,P = 0.10)。90天内的复查次数、再灌注成功率、功能自主性,90天内的死亡率,和手术部位的恢复情况在两组间也是相似的。症状性颅内出血(1% vs 4%)和1型脑实质出血(1% vs 3%)或2型脑实质出血(1% vs 2%)也没有显著差异(P =0.25)。血管痉挛在接受IVT和MT的患者中更常见(27% vs 14%)。多变量分析中,IVT组和MT组间的个人结局无显著的统计学相关性。

结果表明,有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机械取栓前进行静脉取栓并没有比单独机械取栓更有益。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Stroke: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的反应性随阿司匹林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前研究已经发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是岁时间而变化的。因此,研究人员试图评估在缺血性中风后的急性期血小板对阿司匹林应答的时间依赖性变化以及不同患者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对阿司匹林的应答。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急性阿司匹林反应单位(ARU)在服用阿司匹林3小时后进行测定,数值越高,表示血小板反应性增加。后续的ARU在连续

JAMA: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Meta分析

关于血管内治疗的试验研究其效果各异,而且需要进一步的定义亚组之间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性取栓与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

JACC: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可降低全因死亡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个体的随机临床试验显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管理中,常规护理后进行机械取栓,与单独常规治疗(即静脉溶栓)相比,可能会为患者带来好处。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确定,如果常规治疗后进行机械取栓是否会为大动脉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研究人员进行了比较常规治疗后机械取栓与单纯常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随机试验。随机效应的总风险比

Stroke: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内治疗可减少梗死体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的目的是限制脑梗死。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血管内治疗对功能性结果的有利效果,有益效果可以解释为减少治疗后梗死体积。ESCAPE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与结果评估开放性试验。在招募的315人中(血管内治疗n=165;对照组n=150),314例患者的梗死体积在24至48小时(n=254)接受了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n=60)进行测量。治疗后梗死体积通过治疗分配和再通/再

NEJM: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低剂量阿替普酶的治疗效果并不差于标准剂量

NEJM: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低剂量阿替普酶的治疗效果并不差于标准剂量的治疗效果使用低于标准剂量的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改善脑出血的结局,还可降低脑出血的风险。采用2*2准因子开放标签设计,随机分配了3310名符合溶栓治疗的患者(中位年龄为67岁; 63%为亚洲人),分别接受低剂量的阿替普酶治疗(0.6 mg/kg)和标准剂量治疗(0.9 mg/kg);随机分组是在患者急性缺血性

JAH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语言偏好与静脉溶栓的关系

结论与研究假设相反,一旦考虑初始卒中严重程度,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偏好说非英语语言与较低的静脉溶栓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