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粪便中硫代谢细菌群落与男性远端结直肠癌风险之间的关联

2020-04-11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背景与目标:硫代谢微生物会将膳食中的硫转化为遗传毒性的硫化氢(H 2 S),所以与大肠癌(CRC)的发生有关。

背景与目标:硫代谢微生物会将膳食中的硫转化为遗传毒性的硫化氢(H 2 S),所以与大肠癌(CRC)的发生有关。本项研究旨在探究与大便中硫代谢细菌相关的饮食模式,然后使用一项来自大型男性前瞻性研究的数据调查了其与CRC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本项研究收集了自1986年以来参加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的51529名男性的数据,以确定在26年的随访中粪便中的硫代谢细菌与CRC风险之间的关系。首先,在307名健康男性的亚队列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大便的连续基因组和转录组,并使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评估了饮食模式,以识别与43种参与硫代谢的细菌相关的食物组。然后,研究人员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了1986年至2012年间有CRC风险的合格个体(n =48,246)的饮食依从性。

结果:结果显示与高硫微生物饮食评分相关的食品包括加工肉类和低热量饮料的消费量增加以及蔬菜和豆类的消费量减少。硫微生物饮食评分的升高与远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风险相关。相比之下,硫微生物饮食评分与近端结肠癌的风险无关(OR:0.86; 95%CI为0.65-1.14;P=0.31)。

结论:本项研究发现长期坚持与粪便中硫代谢细菌相关的饮食模式与远端CRC风险增加相关。

原始出处:

Long H. Nguye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ulfur-Metabolizing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Stool and Risk of Distal Colorectal Cancer in Men. Gastroenterology.202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 Death Dis:治愈新希望!直捣肝癌转移与耐药关键点

导读: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癌细胞易发生转移,导HCC致难以治愈、死亡率极高。临床数据显示HCC转移后对多数化疗药物耐药,手术与放疗亦无计可施。因此,确定可监测HCC转移轨迹的生物标志物及化疗耐药的HCC的靶向药物成为目前肝癌研究领域的重大难题。 近日,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证明ZEB1是通过驱动癌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上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

NCCN临床实践指南:直肠癌(2020.V1)

2019年12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直肠癌指南2020年第1版,指南主要内容涉及: 指南更新摘要 临床表现和主要治疗 监测 复发和检查 病理检查原则 手术治疗原则 辅助治疗原则 放射治疗原则 晚期或转移性疾病化疗 生存原则 分期

Colorectal Dis:直肠癌患者泌尿功能障碍风险研究

直肠癌患者中泌尿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在肿瘤确诊后的1年中,泌尿功能障碍发病率增加了2倍

Ann Oncol:曲氟尿苷替匹嘧啶治疗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预示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结果更好

J003和RECOURSE均证实,曲氟尿苷替匹嘧啶(TAS-102;FTD/TPI)治疗复发耐药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近期发布在Annals of Onc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探索了FTD/TPI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患者生存的关系。

Nature:5%结直肠癌与大肠杆菌株相关,并揭秘DNA损伤模式

荷兰乌得勒支Hubrecht研究所(KNAW)和儿科肿瘤中心Princess Máxima的研究团队专注于分泌大肠杆菌素的大肠杆菌菌株,因为这种菌株在结直肠癌患者的粪便样本中较健康人的更

Lancet: 任何息肉都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但这三种亚型致命

瑞典一项基于注册的大型研究发现,任何息肉亚型的患者比一般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都要高。这一发现与一般认为患有非晚期腺瘤的个体没有明显增加风险的观点形成对比。此外,传统型腺瘤和锯齿状息肉的组织学进展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