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抑郁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差

2012-07-16 立影摘编 医学论坛网

  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和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伴有抑郁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庭功能特征。研究指出,伴发抑郁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差且家庭功能有缺陷。该论文发表于2012年第3期《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上。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LESQ)、家庭功能量表(FAD)以及贝克抑郁量表(BDI)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50名正常

  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和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伴有抑郁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庭功能特征。研究指出,伴发抑郁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差且家庭功能有缺陷。该论文发表于2012年第3期《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上。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LESQ)、家庭功能量表(FAD)以及贝克抑郁量表(BDI)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50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调查。

  结果38%(19/50例)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抑郁。糖尿病组FAD评分中情感卷入及行为控制维度在不健康家庭功能范围内;QLESQ总分(32.49±5.86)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7.76±5.38)分。糖尿病组FAD的问题解决、角色和情感卷入维度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QLESQ总分与家庭功能的角色和行为控制维度呈负相关。
    

作者:立影摘编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二甲双胍的意外副作用:促进大脑新生神经元生长

       广泛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二甲双胍表现出了一个相当意外且非常诱人的副作用:它可以促进大脑新生神经元的生长。在Cell Stem Cell七月第六期出版的这项研究报告还发现,这种影响神经系统的药物使小鼠变得更聪明了。        这项研究的主要责任人,多伦多大学附属医院的Freda Miller表

糖尿病患者接受胃旁路手术减重后两成复发

Dr. Yessica Ramos 休斯顿——梅奥医院的Yessica Ramos博士报告称,在接受胃旁路手术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1/5的患者术后5年内糖尿病复发。   这项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结果还表明,疾病复发率不受术前体重指数(BMI)和术后体重增加的影响,唯一的危险因素是术前2型糖尿病病程较长。患者术前糖尿病史>5年,疾病复发率提高3.8倍。研究者认为其临床意义在于

Circulation:西式快餐增糖尿病和冠心病风险

     近日一项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指出,西式快餐摄入可以增加东方人2型糖尿病(T2DM)发病和冠心病(CHD)死亡风险,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流行病学和营养学转变背后的全球饮食文化互相渗透现象。研究结果于2012年7月2日在线发表于《循环》杂志(Circulation)。   西式快餐与美国人群膳食结构导致的心肌代谢低下有关,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种饮食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和

Diabetes:胚胎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动物实验获成功

近日,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通过向罹患糖尿病的实验鼠移植人类胚胎干细胞,成功使实验鼠恢复了胰岛素分泌功能。这项研究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扬森研发公司共同完成,并于近日发表在《糖尿病》(Diabetes)期刊上。科学家希望这一新发现能为寻求治疗糖尿病的新疗法铺平道路。 在研究中,患有糖尿病的实验鼠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研究人员停止向它们注射胰岛素。三四个月后,实验鼠即使被喂食

Obesity Reviews:中国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约是美国同龄人的四倍

一项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的糖尿病发病率约是美国同龄青少年的四倍多。中国越来越多的超重人群导致了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 这项研究由Barry Popkin博士——北卡大学吉林斯全球公共健康学院的“W.R. Kenan Jr. 杰出教授”荣誉获得者——-和中国研究人员共同完成,数据资料来自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研究。在1989-2011年间,这项研究的实施者在中国3

AIM: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和胰岛素泵可优化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内科学文献》7月10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显示,与常规血糖监测和胰岛素给药方法相比,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rt-CGM)和胰岛素泵(CSII)可更有效地优化一些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此外,这些昂贵的新技术还可改善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Hsin-Chieh Yeh博士及其同事对入选1型或2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或成人患者的试验进行了评价。排除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