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利用CRISPR构建癌症模型

2014-08-08 koo 生物360

=肿瘤细胞基因组测序已揭示出成千上万的癌症相关突变。培育携带遗传缺陷的小鼠品系是揭示这些突变作用的一种方法,但培育这样的小鼠是一个费钱耗时的过程。[pdf free]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替代方法:他们证实利用称作为CRISPR的一种基因编辑系统可将致癌突变导入到成年小鼠的肝脏中,这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快速地筛查这些突变。在发表于8月6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论文中,研究人

=肿瘤细胞基因组测序已揭示出成千上万的癌症相关突变。培育携带遗传缺陷的小鼠品系是揭示这些突变作用的一种方法,但培育这样的小鼠是一个费钱耗时的过程。[pdf free]

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替代方法:他们证实利用称作为CRISPR的一种基因编辑系统可将致癌突变导入到成年小鼠的肝脏中,这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快速地筛查这些突变。

在发表于8月6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破坏肿瘤抑制基因p53和pten在成年小鼠体内生成了肝肿瘤。他们现正致力于寻找一些方法将必要的CRISPR组件传送到其他的器官,让他们能够调查存在于其他癌症类型中的一些突变。

论文的作者、麻省理工学院David H. Koch研究所Phillip Sharp教授说:“人类肿瘤测序揭示出了数百个不同组合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未来随着传送方法的改进,这一灵活的技术将为你提供一个相当迅速测试这些组合的途经。”

麻省理工学院Koch研究所所长、生物学教授Tyler Jacks是这篇论文的资深作者。Koch研究所博士后Wen Xue、Sidi Chen和Hao Yin是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

破坏基因

CRISPR依赖于细菌利用来保护自身抵御病毒感染的细胞机器。研究人员复制这一细菌系统构建出了基因编辑复合物,其中包括一个称作为Cas9的DNA切割酶,以及编程结合特异基因组序列、告知Cas9切割位置的一段短引导链(延伸阅读:Nature子刊:中科院利用CRISPR及TALEN技术获基因组编辑新突破 )。

在一些情况下,研究人员只是剪断基因的一部分来破坏它的功能。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他们还导入了一段编码新序列的DNA模板链来替代被删除的DNA。

为了探究CRISPR在构建小鼠癌症模型中的潜在用途,研究人员首先利用它敲除了p53和pten。p53及pten可通过调控细胞生长来保护细胞免于癌变。以往的研究证实两种基因突变的转基因小鼠将会在数月内形成癌症。

这样的转基因小鼠研究已生成了许多的重要研究发现,但由于需要将一些突变导入到胚胎干细胞中,这一过程需要耗费超过一年的时间以及成千上万的美金。Jacks说:“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你需要研究的基因越多,时间就越长,也越加的复杂。”

利用Cas酶靶向切割p53和pten基因片段,研究人员在大约3%的肝细胞中破坏了这两个基因,使得在3个月内生成了肝肿瘤。

许多可能的模型

研究人员还利用CRISPR构建出了携带β- catenin癌基因的小鼠模型,这一基因可使得细胞在随后发生其他的突变时更有可能癌变。为了构建这一模型,研究人员必须删除β- catenin基因正常版本,并用过度激活的形式替代它。他们在0.5%肝细胞中取得了成功。

Jacks说:“不仅能够删除基因,还能够用改造的版本来替代它们,当你在未来考虑你想要突变的基因类型时,这为你打开了各种各样新的可能性。功能丧失和功能获得皆有可能。”

利用CRISPR来生成肿瘤,可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快速地研究不同的遗传突变相互作用产生癌症的机制,以及一些潜在的药物对于具有特异遗传谱的肿瘤所产生的效应。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一些CRISPR必要的基因注射到了小鼠尾部静脉中。尽管这是一种将遗传物质传送至肝脏的有效的方法,但它对其他的目的器官不起作用。Sharp说,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开发能够更有效地靶向其他器官的纳米颗粒以及其他的DNA和RNA传送方法。

原始出处:

Wen Xue, Sidi Chen, Hao Yin, Tuomas Tammela, Thales Papagiannakopoulos, Nikhil S. Joshi, Wenxin Cai, Gillian Yang, Roderick Bronson, Denise G. Crowley, Feng Zhang, Daniel G. Anderson, Phillip A. Sharp & Tyler Jacks. CRISPR-mediated direct mutation of cancer genes in the mouse liver. Nature, 6 August 2014; doi:10.1038/nature13589[pdf free]


作者:koo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 Biotechnol:构建小鼠基因组CRISPR导向RNAs文库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构建出了一个可诱导小鼠基因组全基因靶向突变的CRISPR导向RNA(gRNAs)综合文库。人们可利用这一文库来调查不同细胞类型中每个基因的作用。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12月23日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CRISPR技术是指利用一段与靶序列相同的导向RNA来引导Cas9核酸酶对特异性靶向DNA进行识别和切割,造成DNA

Nature 2013十大科学人物:CRISPR研究先锋张峰博士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 近日,Nature杂志对过去一年里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布的重要成果及风云人物进行了盘点,来自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陈化兰(Hualan Chen,延伸阅读:《自然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CRISPR-associated (Cas)9系统成功被改造为第三代人工核酸内切酶,与锌指核酸内切酶(zinc finger endonuclease,ZFN)和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定向改造基因成为现实

1月30日,《细胞》杂志网站报道,全球首对靶向基因编辑猴子已在中国出生(Cell:对基因组进行精确编辑猴已经在中国出生),科学家采用的是最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可以对目标DNA进行插入、删除或重写,类似计算机编辑文字一样让科学家对物种的基因进行编辑,而且成功率一般可提高到30%,甚至50%。美国哈佛大学的George Church说,生物学家最近开发了一些新方法来精确操纵基因,“但CRI

李嘉诚捐助千万美元 资助CRISPR/Cas9技术发展

继 2011年 捐款 4000 万美元兴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李嘉诚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中心”后,李嘉诚基金会近日捐资 1000万美元,支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基因组学创新计划(Innovative Genomics Initiative, IGI),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将建立李嘉诚基因组学工程中心及特设讲座教授席。两校会为有关研究拨款200 万美

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创造新生命

细菌也有敌人,其最大的敌人之一是噬菌体,因为后者可以进攻和吞食细菌。面对攻击,细菌最有效的还击是,“祭”出一种武器 CRISPR,以保护自身。CRISPR有些拗口,称为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实际上就是一种基因编辑工具(又称为 CRISPR-Cas9 系统),是细菌用以保护自身对抗病毒的一个系统,也就是一种对付攻击者的基因武器。 初识基因编辑工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