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对医疗健康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

2017-06-16 动脉网 动脉网

近年来,医保控费、药品价格改革、分级诊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社会办医、两票制等医疗改革政策频出,综合看来,一系列改革方案目的在于破除以药养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实施医疗、医保和医药三者联动,对医疗市场格局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日前,在达晨创投与招商银行联合举办的“菁英界”医疗论坛上,达晨创投医疗投资董事总经理宋龙涛作了《新医改对医疗健康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的主题分享。现将相关内容摘要汇编

近年来,医保控费、药品价格改革、分级诊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社会办医、两票制等医疗改革政策频出,综合看来,一系列改革方案目的在于破除以药养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实施医疗、医保和医药三者联动,对医疗市场格局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日前,在达晨创投与招商银行联合举办的“菁英界”医疗论坛上,达晨创投医疗投资董事总经理宋龙涛作了《新医改对医疗健康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的主题分享。

现将相关内容摘要汇编,分享如下:

一、医改政策概览

依据对象划分,医改政策可分为四大类:流通、药品、医保、医疗,改革难度逐次提升,政策显效的时间也相应拉长。

1、医疗领域:分级诊疗优先级提高,公立医院改革“升级”,《2017 医改重点任务》提出,要着力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 5 项制度建设。

《2016 医改重点任务》前五大重点任务是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与 2016 年相比较,分级诊疗的优先级得到了提高。

(1)分级诊疗:在《2017 医改重点任务》中,分级诊疗优先级提升,作为分级诊疗重要载体的医联体和家庭医生得到重视,方案要求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 85%以上的地市。

(2)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7 医改重点任务》提出制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性文件,有助于系统化梳理之前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经验和政策。

2017 年 9 月底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2017 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 10%以下。落实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区域协调制度。

2、药品领域: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

(1)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2)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

(3)增加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品种的数量,做好价格谈判与医保等政策的衔接;

(4)进一步扩大短缺药品定点生产范围。

3、流通领域:“两票制”和“集中带量采购”仍是重点

(1)落实《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

(2)坚持集中带量采购原则,推进实施公立医院药品分类采购,培育集中采购主体,鼓励跨区域联合采购和专科医院开展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等联合采购;

(3)推动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

(4)鼓励连锁药店发展;

(5)制订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4、医保领域:城乡整合、医保支付标准改革、医保异地结算、商业保险等继续推进

(1)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实行 “六统一”;

(2)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 420 元提高到 450 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

(3)全面推进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的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

(4)开展医保药品支付标准试点,探索制订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标准;

(5)制订 200 个左右临床路径,总数达 1200 个左右,制订 100 个左右中医临床路径;

(6)推动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衔接的通知》;

(7)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至全国实施,支持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

二、医改政策对各细分领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对医药企业的影响,增长放缓及调结构是主旋律

曾经备受临床青睐的抗生素、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药、营养类药物等“辅助用药”成为各地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重点监控的对象。

新一轮的国家医保目录调整重点考虑临床价值高的新药、地方乙类调整增加较多的药品以及重大疾病治疗用药、儿童用药、急抢救用药、职业病特殊用药等。各省医保目录大增补开始,有优质品种资源(独家)的中小型药企将有望弯道超车。

2、对药品商业(流通)企业的影响

(1)两票制试点范围拓宽,分销企业整合提速;

(2)处方药外流成为大势所趋,是破除“以药养医”的良方和结果。

3、对医疗器械企业的影响

挑战:传统的销售方式将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私下黑交易将会被杜绝,而平台采购、电商模式都将颠覆传统销售模式,也会带给医械销售一个阳光、公平的交易环境而真正能为公众所监管;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以及价格、售后服务等都将迎来更高的要求,医疗器械企业将在产品方面花费更大的精力;监管趋严,医疗器械从生产到销售、使用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监管要求。

机遇:抓住基层,目前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已经提高至450元,购买力的提升、报销幅度的加大,都将刺激基层市场的扩容;关注民营医疗渠道,公立医院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做到满足百姓特需的治疗要求,民营医院、专科医疗,甚至私人诊所,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补充,大量的公立医院也将不断改制成为民营或股份制医院,必须重视开发这个渠道;公立医院非主营业务外包带来的市场机构,诸如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设备维修维护等将不断剥离。

4、对医疗服务市场格局的影响

机遇:政策的扶持给民营医疗发展移植了有利的土壤,也带来了资本的青睐,近几年,资本在民营医院的投资,主要分为5种模式:收购、新建医院,专科连锁,参与医院建设,私立高端医疗中心,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托管;民营医院攻城略地,数量、地盘大幅增加,近三年来,民营医院数量增长惊人,2015年开始,民营医院数量首次反超公立医院;公立及军队医院改革为民营医疗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专业人才补给机会。

挑战: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将凭借较为低廉的价格优势,吸引更多的患者,本来就处于市场竞争劣势的民营医院可能将因为‘同质高价’而遭到部分患者的‘抛弃’;药品利润损失,据测算,民营专科医院由于药占比相对较低,受影响不大,而民营综合医院则将损失30%左右的药品利润。

民营医疗的应对策略:构建完善的人才引进和激励制度,比如股权激励;提高医疗质量,树立民营医院的品牌公信力;引进资本、扩大规模;不与公立医院争锋,差异化竞争;标准化、可复制性、信息化;顺势而为,探索新的模式,如“药店+诊所”模式。

作者:动脉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7-06-18 tidiq
  2. 2017-06-18 hyf030
  3. 2017-06-17 清风拂面

    改革进行时,一切皆有可能

    0

相关资讯

家庭医生制度怎样才能撬动新医改

对于中国大部分家庭来说,家庭医生服务还是一个陌生概念。6月6日,国务院医改办、卫计委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提出,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全覆盖。    在七部

5分钟读懂北京新医改 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

4月8日,新的北京医药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将彻底告别“医药养医”,涉及3600多家医疗机构。本次医改重点有3个: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实施药品阳光采购,降低药品采购价格;规范基本医疗服务项目,435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有升有降的调整。3月30日深夜,在北大医院医改信息系统切换演练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忙碌。 来源:北大医院国是直通车今天帮你梳理了5个重点,5分钟读懂北京新医

失去药品加成的大医院,在新医改浪潮下,大医院何去何从?

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承办的“第四届大型公立医院发展高峰论坛暨健康中国杭州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本次论坛以“建设健康中国,大医院有大作为”为主题,政府领导、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两院院士,以及来自海内外的数百位大型医院的管理者、专家学者等1500多人齐聚西子湖畔。开幕式是由健康报社总编辑周冰主持,健康报社社长邓海华、浙江省卫计委副主任马伟杭、国家卫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