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Intern Med:综述:粪便移植疗法治疗艰难梭菌感染

2015-05-09 Liang Huaibin 译 MedSci原创

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指把来自于健康供者粪便的正常菌群移入患者体内,以此来恢复患者的肠道生态系统平衡。明尼苏达州的研究者系统回顾了粪便移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的有效性,不良反应。研究者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 ClinicalTr

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指把来自于健康供者粪便的正常菌群移入患者体内,以此来恢复患者的肠道生态系统平衡。


明尼苏达州的研究者系统回顾了粪便移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的有效性,不良反应。研究者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 ClinicalTrials.gov上的文献研究。检索到了粪便移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2个RCT实验,28个个案系列研究,5个案例报道。

前两类实验共嚢括了516名受试者,这些患者均因为艰难梭菌感染复发发作而采用了粪便移植疗法。这些研究显示很大比例的患者都出现了症状的缓解。然而让研究者稍感遗憾的是,粪便移植之前每个研究中的患者的使用的抗生素情况并不清楚。一项RCT研究显示:粪便移植组的缓解率是81%,万古霉素组仅为31%,万古霉素+肠道灌洗组缓解率为23%,采用粪便移植的患者组和后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另外一项RCT实验揭示:在粪便菌群移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有效性上:鼻饲移植粪菌和经结直肠镜移植粪菌,疗效无差异,有效率分别为:60%和80%,P=0.63. 综合所有的研究,研究者发现,粪便移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总有效率为85%。在7个针对顽固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研究中,报道的有效率从0%-100%表现不等,

Ramesh博士说:“进行治疗时,通过鼻胃管接受治疗的患者不会尝到或闻到粪便混合物的味道。患者通常在数小时即可恢复饮食,在24小时内即感觉好转。”

综述最后,研究者得出结论:粪便移植对于反复发生艰难梭菌感染的患者来说可能有着切实显著的治疗意义,并且从短期观察来看,并无什么特别的不良反应。研究者坦承:对于首次感染艰难梭菌的患者以及顽固性感染的患者,这方面的研究证据还较少。而粪便捐献者的个体差异、移植前准备工作如何、采用哪种粪便移植方式,这三方面对移植疗效的影响程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原始出处:


Drekonja D, Reich J, Gezahegn S, Greer N, Shaukat A, MacDonald R, Rutks I, Wilt TJ.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n Intern Med. 2015 May 5;162(9):630-8. doi: 10.7326/M14-2693.

作者:Liang Huaibin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8-07-29 owlhealth

    学习啦,不错了

    0

  2. 2015-07-25 byzh1990

    很好,

    0

  3. 2015-07-25 byzh1990

    值得学习

    0

  4. 2015-07-25 byzh1990

    0

  5. 2015-05-25 jasonuclear

    被题目吸引了

    0

相关资讯

AJG:揭示粪便移植或可有效治疗免疫受损病人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国际妇女胃肠道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粪便移植对于治疗免疫受损病人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 difficile)的感染有效且安全。在过去10年里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引起了较大的感染流行率,该菌引发的感染往往很难治疗,而且其使患者常常发生腹泻、腹痛及恶心等症状。 研究

Gut:经常胃肠不适?小心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是一种家族性的慢性炎症胃肠疾病(IBD)。尽管这种疾病已经被证实可由遗传引起,科学家们最近发现,某种肠道细菌的存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发表在Gu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道,在老鼠,肠道中的细菌失衡,可以引起类似于克隆氏病的炎症,而且可以传染给其他的动物。根据这个知识,研究者们计划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实践,将"健康的"细菌移植入病人的肠道,来建立一种克隆氏病的常规疗法。慕尼黑工大(TUM)的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