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研究揭示中药痛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机制

2014-09-02 张雯雯 中国科学报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获悉,该所陈策实课题组与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合作,研究了痛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 据了解,痛舒胶囊是我国彝族的一味传统中药复方,由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制药厂生产,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肩周炎、痛风性关节痛和乳腺小叶增生。尽管临床试验显示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尚不了解其机制。 研究发现,痛舒胶囊可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获悉,该所陈策实课题组与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合作,研究了痛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

据了解,痛舒胶囊是我国彝族的一味传统中药复方,由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制药厂生产,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肩周炎、痛风性关节痛和乳腺小叶增生。尽管临床试验显示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尚不了解其机制。

研究发现,痛舒胶囊可明显抑制ERα+的乳腺癌上皮细胞的增殖,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进一步研究发现,痛舒胶囊可下调ERα及其下游靶基因Cyclin D1的表达,而Cyclin D1是在G1-S期的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研究人员发现,痛舒胶囊可抑制E2对其下游靶基因表达的上调以及E2对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



Figure 1. ERα-positive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SC than ERα-negative breast cancer cells.

研究还证实,痛舒胶囊可下调雌激素受体,抑制雌激素信号通路,进而达到抑制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而女性乳腺增生的一个主要病因就是雌激素绝对或相对水平的升高,因此该研究提示痛舒胶囊是通过抑制雌激素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效果的,并提示痛舒胶囊可能对ER+乳腺癌有治疗作用。

原始出处:

Du C1, Li Z2, Wang S1, Zhou Z1, Wang J3, Dong J2, Chen C1.Tongshu Capsule Down-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α and Suppresses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PLoS One. 2014 Aug 7;9(8):e104261. doi: 10.1371/journal.pone.0104261. eCollection 2014.

作者:张雯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治疗肺癌中药欲上市 要的不仅是标准更是循证证据

中成药企业正在掀起标准修订的热潮。近日,记者从海南龙圣堂制药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治疗肺癌用药清肺散结丸正式取得了新的国家药品标准,新标准直接标明该药品可以用于肺癌治疗。这是癌症治疗用药领域首个被认定有治疗作用的中成药。海南药检所一位负责人透露,随着新版国家药典的实施,一部分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在某些专科领域的作用被认定,也将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相关的临床验证。据悉,清肺散结丸之前在30多家三甲以上的医院完

传统中药制剂过时了吗?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传统中药制剂作为中药文化中的瑰宝,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沉淀,形成了独特的制剂技术,它们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新剂型不断涌现,传统制剂技术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难道传统中药制剂已经过时了吗? 事实上,2006年传统中药制剂方法经国务院批准,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证明了国家对传统中药制剂的高度重视。

中药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设计要点

“神农尝百草, 一日而遇七十毒” 反映了我国古代药物效能的发现源于人体试验。事实上, 中医药学中众多的药物、治疗方法的发现, 复方的产生及其疗效的证实都来源于人体试验和反复应用的直接观察和经验总结。然而, 我们也看到, 直接观察、经验总结对科学的发展固然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还不能被认为是真正意义的科学试验, 据此进行归纳、演绎、推理产生的结论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 有的可能甚至是错误的。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量表运用的问题和思考

量 表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比单一指标和单个项目的测量能获得更多、更真实、更精确的信息,因此,在现代医学领域,量表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近10多年来,中医 研究领域也逐步开始探索运用量表学方法,使用量表测评的方法来研究、规范中医的辨证,评价中药临床疗效。这为中医药临床研究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方法,有利于东西方医学的相互交流和借鉴。目 前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大量的量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对照药选择的问题与对策

临床试验中对照药的选择、双盲双模拟的实施、中医的病证结合、证候量化标准的制定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仍待探讨,同时也是我们广大临床研究工作者困惑的一些问题,其中以对照药的选择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就此进行讨论,并尝试提出对策。 1对照药分类 药物临床试验中,对照药的选择可分为阳性对照药和阴性对照药。阳性药物对照试验是将受试药物与已知活性有效药物进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根据试验目的又可分为优效性试验和非劣效性或

世卫组织回应“中药是否对埃博拉有效”(视频)

8月12日,世卫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就埃博拉最新疫情召开记者会,以下为记者提问“中药是否对埃博拉有效”:记者:我来自央视,有一个问题,中国也非常关切这个病毒,你觉得中国的中药是否在治疗这个病毒方面有一定的效果呢?舒琦:我想坦白的说我并不知道,因为你知道中国的中药在治疗疟疾方面是有一些新的进展,那么他可能会有效果,但是就目前来说我们并不知道,即使有一些专家是建议一些新的治疗和预防的措施,但是我们有理由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