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点“家庭医生2.0版”:实施延伸处方 推进分级诊疗

2017-03-26 佚名 央视网

上海正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增加家庭医生数量,力争使“家庭医生2.0版”尽快覆盖所有人群。


上海2011年率先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到了2015年底,上海又面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试点推出了“家庭医生2.0版”,也就是首诊在社区、同时与一家市级医院和一家区级医院签约,这种做法有什么好处?实施一年多来,成效如何?

今年71岁的李锋住在上海市闵行区龙柏社区,他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需要长期服药,自从2016年初,他签约“家庭医生2.0版”以来,医疗费比在三级医院看病省下了不少。

居民李锋:12个月算下来,要1627.92(元),等于是我一年下来,我就可以得到了1628块的实惠。

和“家庭医生1.0版”相比,“家庭医生2.0版”的不同之处是:除了可以和家庭医生签约,还可以再选一家区级医院和一家市级医院签约。遇到家庭医生无法确诊的病例,签约居民可以优先预约大医院的专家就诊。

上海市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李云:根据他的一些病情,我会给他推荐一些更有针对性的专科医院,然后我帮他在网上预约,到那边它有一个专门的挂号窗口,能够保证他这一次的就诊能顺利。

“家庭医生2.0版”试点推出后,上海市规定,各市级医院的门诊号源,包括专家号,其中的一半,要留给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同时,大医院处方开出的药,即使不在基层药物目录之内,也可以通过家庭医生,联系物流公司配送到居民家中。这样不仅节省了排队时间,药品的价格和自付比例也更低。

上海市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李云:我们把这个处方延伸过来后,他到我们这边来挂号、配药、取药,基本上就是一个月到两个月的量,这样就减少他的就诊次数、往返时间还有钱的方面。

到今年3月,上海有超过155万居民签约了“家庭医生2.0版”,签约居民首诊在社区的比例占到了约60%,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同时,上海正在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增加家庭医生数量,力争使“家庭医生2.0版”能够尽快覆盖所有人群。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邬惊雷:不仅仅是解决一个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于整个健康服务体系我觉得都是基础性的(作用)。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7-03-26 美丽明天在等我

    长期有家庭医生定期检查和指导对疾病的管理肯定很好

    0

相关资讯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流于形式 应如何破题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初衷虽好,但目前看来多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应该如何应对? 近日,在对北京市西城区、东城区和丰台区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走访中发现:目前对居民开展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配药占了很大比重,慢性病防治为核心的服务项目还有待加强,所以与顶层政策设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仍然有一定的距离;此外,目前转诊服务的利用率还十分低。 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

家庭医生叫好又叫座 待遇问题必须跟得上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是指居民自愿“签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某个医生作为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为其提供上门看病和送药等专属医疗服务。而作为分级诊疗的重要一环,这一制度如今在全国开展的如火如荼,收效如何呢?它给老百姓就医带来哪些变化?“无论是换药还是取药,只要一个电话,医生就送上门来了。”过去的一年,家住长沙市雨花区侯家塘社区的吴强保觉得自己享受了实实在在的贵宾待遇。而他,只是湖南省长沙

代表郭淑芹:“家庭医生”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

既不是“贵族专属”,又不是“赤脚医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那么百姓期待的家庭医生,怎么能更快更好的推广实施,为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呢?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党委书记郭淑芹建议:为“家庭医生”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家庭医生”走进百姓家无疑会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记者发现,目前河北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等地已有了家庭

“提灯女神”来了,爸妈笑了......

有需要时,谁来陪伴和照顾他们?忙忙碌碌的我们,又能做什么?

6名全科医生服务4.5万人 家庭医生离我们还有多远

提起家庭医生,很多人都感觉特别“高大上”,离生活有点远。

四川推进分级诊疗 以“家庭医生”签约推动“基层首诊”

四川省卫计委要以推进“健康四川”建设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