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 2014: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全程护航左心耳封堵术

2014-06-0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潘翠珍 舒先红 等 OCC2014每日新闻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缺血性卒中是其常见的重要并发症,预防卒中是房颤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由于房颤患者的不断增加和抗凝疗法禁忌症的增多,新技术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已经成为介入心脏病学的新领域,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前筛选、术中监测和引导及术后评价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TEE 术前评价 (1)多切面探查以确定左房、左心耳内无血栓存在。(2)评价左心耳的大小、形态、耳垂的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缺血性卒中是其常见的重要并发症,预防卒中是房颤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由于房颤患者的不断增加和抗凝疗法禁忌症的增多,新技术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已经成为介入心脏病学的新领域,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前筛选、术中监测和引导及术后评价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TEE 术前评价

(1)多切面探查以确定左房、左心耳内无血栓存在。(2)评价左心耳的大小、形态、耳垂的数目及距左心耳口的位置。(3)测量在0°、45°、90°、135°左心耳口的大小及左心耳的深度,根据上述测值,选取最大的左心耳口的大小以及最小的左心耳的深度,然后选择合适的封堵器。(4)多切面探查了解心脏外周心包积液的情况,以便与术中及术后的对照。

TEE 术中监测和引导

引导房间隔的穿刺以及导管鞘的交换:在30°~60°食管中段大血管短轴切面以及90°~110°食管中段上下腔静脉切面引导穿刺鞘于房间隔中下偏后成功穿过房间隔;然后在45°~55°食管中段大血管短轴切面清晰显示左上肺静脉及左心耳并引导超硬导丝至左上肺静脉,退出房间隔穿刺鞘,将导丝留置在左上肺静脉内。送入11F 专用输送鞘管至左上肺静脉口,后经输送鞘管内送入6F 猪尾巴导管到左上肺静脉, 撤出超硬导丝, 将输送鞘管及猪尾巴导管送入左心耳,沿着猪尾巴导管手推对比剂造影显示左心耳的形状,测量左心耳入口的口径及深度,根据术前TEE 测值及造影测值结果选择合适的封堵器。

监测封堵器的植入、位置、牢固性、密闭性:在0 °、45 °、90°、135° TEE 多切面的引导及监测下,将输送鞘管及猪尾巴导管送入左心耳的远端,撤出猪尾巴导管。沿着输送鞘管送入装载Watchman封堵器的输送系统,推进系统使封堵器到达左心耳处,在TEE 及X 线透视的引导及监测下,慢慢地打开封堵器,TEE 在0°、45°、90°、135°测量封堵器的大小,并且与原始封堵器的大小比较,压迫程度在8%~20% 之间符合封堵器释放标准之一,同时TEE 多切面观察封堵器在左心耳的位置合适、牢固并且无残余分流,符合上述要求,释放封堵器;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可以调整封堵器位置或收回封堵器。最后TEE再次观察心脏外周心包积液的情况,确认无心包积液后,撤出食管超声探头,封堵成功。

TEE 术后随访

(1)TEE 多切面探查心腔内有否血栓。(2) 在0 °、45 °、90°、135° TEE 应用彩色血流显像观察封堵器周边有否细束残余分流,同时观察各瓣膜形态、反流、以及左右室节段收缩功能。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潘翠珍 舒先红 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OCC 2014:陈纪言教授介绍CTO介入治疗现状与挑战

5月30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厅,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陈纪言教授做了题为“CTO介入治疗现状与挑战”的汇报讲座。 陈纪言教授介绍了目前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CTO)治疗的现状,他指出,CTO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介入治疗疾病,该疾病比较常见,约占总体PCI的10%~15%,但是它是介入治疗中最后一个没有攻克的堡垒,介入成功率仅有50%~80%。但是通过近十年的努力,CTO的治疗有了很大的突破。导丝

OCC 2014:李毅刚教授谈室速导管消融进展

5月30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厅,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的李毅刚教授系统介绍了室速机制研究新视点与导管消融。 器质性心脏病的基质改变是室性心律失常产生的基础。疤痕组织纤维化、心肌CX43表达与分布异常和钠离子通道重构导致的心肌缓慢电传导,以及局灶触发活动是室速产生的机制。 心内三维标测、CT、MRI均为识别室速基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结合有较高的实用性,可指导消融。 近年来,

OCC 2014:希氏束旁起源的特发性室速的标测与消融

5月30日上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陈明龙教授在国际厅就希氏束旁起源的特发性室速的标测与消融进行了系统介绍。  陈教授首先介绍了His及邻近区域解剖,他将传导系统比作一颗倒生长的树。希氏束旁起源的室早/室速解剖分为右侧希氏束旁和左侧希氏束旁起源。右侧希氏束旁的室早/室速的多来源于心肌,而左侧希氏束旁的室早/室速多起源于希蒲系统。陈教授接下来阐述了希氏束旁起源的室早/室速

OCC 2014:高血压中西药物治疗的关键性差异

原文标题:高血压治疗:西药治疗“一竿一鱼” 中药治疗“一网多鱼” 30日上午的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东方会),来自中山大学的吴伟康教授作了《高血压中西药物治疗关键性差异》的报告。在报告中,吴教授指出高血压的危险因子有很多,其中包括肥胖,心理压力,吸烟,过度饮酒等,但是,原发性高血压一般都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其首先引起的是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结构的改变。 高血压的病例变化及演进过程一般可以

OCC 2014: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PCI治疗的风险与对策

在5月31日的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14),北京医院何青教授介绍了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风险与对策。 对比剂使用时需考虑5类特殊人群,包括慢性肾病(CKD)、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慢性心力衰竭(CHF)、糖尿病和高龄老年人群。CIN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基线肾功能状态、糖尿病、造影剂用量和间隔时间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等,其中基线肾功能障碍是CIN最关键的独立

OCC 2014:新脂肪因子Chemerin:诱导自噬 调控血管新生

随着瘦素与脂联素的发现,人们认识到,脂肪组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能量储存器官,还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这引起了心血管领域的广泛重视。Chemerin就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它由脂肪细胞分泌,是一种以前体形式分泌的蛋白质,由163 个氨基酸组成,经细胞外丝氨酸蛋白酶切除羧基末端部分氨基酸后成为16KDa 的有趋化活性的Chemerin,通过自分泌作用参与脂肪细胞分化及葡萄糖转运;亦可通过旁分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