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Oncol:厄洛替尼可改善EGFR突变呈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生活质量

2013-03-15 Ann Oncol 丁香园

患者QoL评分及症状改善情况 在2013年3月1日在线出版的《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我国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等人的一项研究结果,该文对OPTIMAL (CTONG-0802)研究中的生活质量(QoL)及最新的PFS分析结果进行了报告。OPTIMAL为一项临床III期随机、非盲研究,该研究针对瘤体存在EGFR激活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患者QoL评分及症状改善情况
在2013年3月1日在线出版的《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我国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等人的一项研究结果,该文对OPTIMAL (CTONG-0802)研究中的生活质量(QoL)及最新的PFS分析结果进行了报告。OPTIMAL为一项临床III期随机、非盲研究,该研究针对瘤体存在EGFR激活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中国患者,旨在对比考察厄洛替尼与吉西他滨-卡铂用于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OPTIMAL研究发现,对于EGFR突变呈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国患者,与常规化疗方案相比,厄洛替尼可改善其无进展生存率(PFS)。
OPTIMAL研究对象为≥18岁且经组织学方法确诊的IIIB或 IV 期NSCLC中国患者,这些患者被证实存在EGFR激活突变(第19 外显子缺失或第 21 L858R 外显子存在点突变),这些患者分别接受了厄洛替尼(150 mg/天; n = 82)及吉西他滨-卡铂(n = 72)治疗。该研究在疗效方面的主要终点为PFS;研究人员通过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L)问卷调查、试验结局指数(TOI)及肺癌子量表(LCS)对QoL进行了评价。
该研究发现,与化疗组患者相比,在包括FACT-L、TOI 及 LCS在内的所有评价指标中,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患者在QoL相关临床方面均得到了改善(所有量值中,P < 0.0001)。对于FACT-L自基线期至第2周期和第4周期的所有子量,厄洛替尼组患者的评分情况均优于化疗组(第4周期结果不具有显著性)。最新分析结果表明,厄洛替尼组患者PFS显著长于化疗组患者(中位PFS 13.7 vs 4.6个月; HR = 0.164, 95% CI = 0.105-0.256; P < 0.0001),这与之前报道中所获得的初步分析结果类似。
周教授等人最终认为,与常规化疗方案相比,厄洛替尼在一线治疗EGFR突变呈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时,可改善患者的QoL。

Background 
The OPTIMAL study found that erlotinib improve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versus standard chemo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GFR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quality of life (QoL) and updated PFS analyses from this study.
Patients and methods 
Chinese patients ≥18 years with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stage IIIB or IV NSCLC and a confirmed activating mutation of EGFR (exon 19 deletion or exon 21 L858R point mutation) received erlotinib (150 mg/day; n = 82) or gemcitabine–carboplatin (n = 72). The primary efficacy end point was PFS; QoL was assessed using 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 (FACT-L) questionnaire, Trial Outcome Index (TOI) and Lung Cancer Subscale (LCS).
Results 
Patients receiving erlotinib experienced clinically relevant improvements in QoL compared with the chemotherapy group in total FACT-L, TOI and LCS (P < 0.0001 for all scales). Erlotinib scored better than chemotherapy for all FACT-L subscales from baseline to cycles 2 and 4 (non-significant). In the updated analysis, PFS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for erlotinib than chemotherapy (median PFS 13.7 versus 4.6 months; HR = 0.164, 95% CI = 0.105–0.256; P < 0.0001), 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primary analysis.
Conclusion 
Erlotinib improves QoL compared with standard chemotherapy 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GFR mutation-positive advanced NSCLC.

作者:Ann Onco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nn Intern Med:是否有必要对结肠镜结果阴性的患者在10年后再次行结肠镜检查?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在诊疗初始结肠镜检查结果阴性患者的结直肠癌方面,存在可替代结肠镜检查的有效方案。Amy Knudsen(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及其同事说,与其对这类患者每10年一次采用结肠镜进行不断地筛查,倒不如选择风险更小和更加经济有效的重复筛查方法。 既往研究结果已经显示,结肠镜结果阴性人群的结直肠癌风险明显低于未接受筛查人群的风险,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否有必要按照当前指南的建

Ann Surg.:术前饮食因素影响结肠癌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病率

在营养补充方式是否对GALT数目与/或表型产生影响方面,目前尚缺乏相关临床证据。而GALT衰退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也同样不甚明确。针对这种情况,日本防卫医科大学Koichi Okamoto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对发生术后传染性并发症的情况下,术前饮食因素对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细胞数目的影响进行考察。该项研究结果发表于2012年11月26日在线出版的《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

Ann Surg:HR状况与HER2靶向药物影响核磁共振成像准确性

即将于2013年1月出版的《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杂志发表了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医院Hyeong-Gon Moon博士等人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针对在进行新辅助治疗后,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准确性是否受原发性乳腺癌相关分子特征以及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靶点的药物影响进行了考察。 对于新辅助治疗后,影响乳腺癌核磁共振成像准确性因素的更深入理解,有助于核磁共振

ANN THORAC SURG:一例同时侵犯左右心房的原发性心脏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来源于神经嵴的产生儿茶酚胺的肿瘤。原发性心脏嗜铬细胞瘤是极为罕见的,全世界目前见于文献报道的仅为100例左右,北京协和医院心外科去年1月份成功进行了一例心脏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患者为中年女性,肿瘤同时侵犯左右心房,其MIBG闪烁扫描的结果正常,但奥曲肽显像结果异常。肿瘤在体外循环下被成功切除。该病例报告已经发表在著名心胸外科专业杂志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