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6心衰治疗一览
2016-09-14 MedSci MedSci原创
【1】Heart:心衰患者射血分数、QRS间期的种族差异性研究根据发表在Heart的数据显示,HF白人患者和亚洲患者在射血分数(EF)与QRS持续时间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亚洲HF患者与白人患者相比,QRS间期延长和EF下降之间的关系更陡峭,不过死亡或HF住院风险没有差异。Crystel M. Gijsberts博士和同事20073名白人HF患者和1084名亚洲HF患者进行了研究,比较QRS持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梅斯医学小编为大家盘点。
【1】Heart:心衰患者射血分数、QRS间期的种族差异性研究
根据发表在Heart的数据显示,HF白人患者和亚洲患者在射血分数(EF)与QRS持续时间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亚洲HF患者与白人患者相比,QRS间期延长和EF下降之间的关系更陡峭,不过死亡或HF住院风险没有差异。
Crystel M. Gijsberts博士和同事20073名白人HF患者和1084名亚洲HF患者进行了研究,比较QRS持续时间与EF之间的关系差异。
荷兰心脏研究所的Gijsberts写道,亚洲患者较年轻(62岁 vs. 74岁; P < .001),并有一个较小的身体尺寸(身高, 163 cm vs. 171 cm; 体重, 70 kg vs. 80 kg; BMI, 26.3 kg/m2 vs. 27.1 kg/m2; P < .001),EF受损更严重(< 30%的情况在亚洲患者和白人患者中分别占47%和28%)。然而亚洲患者中,严重的NYHA分级比例更低,N末端B型利钠肽水平更低(中位数 2,044 pg/mL vs. 2,700 pg/mL; P < .001)。
主要结果包括死亡率和HF住院率。中位随访时间为445天。 (文章详见--Heart:心衰患者射血分数、QRS间期的种族差异性研究)
【2】AHA:药物引起或加重心衰科学声明十大要点
衰患者常合并有多种疾病,常需使用多种不同的药物,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药物的心肌毒性或是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甚至使得心衰加重,因此,AHA推出本次科学声明,为改善心衰患者的医疗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以下是这一科学声明的十大要点。
1 心衰患者常常会使用多种药物,且这些药物的服用时间和剂量多有不同。
2 心衰患者平均每天使用6.8种处方药,这其中还不包括OTC药物或是补充药物以及替代药物等。
3 心衰患者使用多种药物可能是心衰加重的原因。
4 在临床上,心衰患者联合用药非常普遍。心衰患者长期使用5种及以上的口服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以及一些替代药物等,
5 部分心衰患者用药种类多的原因包括:(1)心衰治疗指南中建议用到某些药物,(2)需要用药物控制某些心衰的并发症;(3)高龄心衰患者合并其他病变需要用到相应的治疗药物。(文章详见--AHA:药物引起或加重心衰科学声明十大要点)
【3】Int J Cardiol: 急性心衰患者,入院低体温是住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入院低体温与脓毒症、外伤或卒中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有关。研究者假设,急性收缩性心脏衰竭(HF)患者入院时低体温与不良生存相关。
方法:应用ESCAPE试验数据,研究者比较急性心力衰竭入院体温≤35.5°C或> 35.5°C的患者。研究终点为住院患者30天及6个月住院死亡率。
结果:398例患者(平均年龄56年,74%为男性)入院时记录体温,23例体温≤35.5°C(低体温)和375例体温> 35.5°C。通过单因素比较,低体温患者血尿素氮(BUN)(46.6 vs 34.6mg/d)和肌酐水平(1.85 vs 1.49mg/dl)和恶性肿瘤的发生更高(26.1% vs 6.1%,P = 0.001)。入院体温与体重指数有显著的相关性(R = 0.201)。体温≤35.5°C的患者有较高的30天(17.4% vs 4.3%或4.7 vs 24,95% CI 1.439-15.509)和6个月(43.5% vs 18.1%,单因素OR 3.473,95% CI 1.462-8.25)的全因死亡率。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入院时体温≤35.5°C是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HR: 2.222,95% CI 1.117-4.42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体温≤35.5°C或> 35.5°C呈显著组间差异。
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入院体温≤35.5°C是其住院后的短期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文章详见--Int J Cardiol: 急性心衰患者,入院低体温是住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4】BMJ:糖尿病药物的使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衰的发生风险及全因死亡率
采用开放性队列研究设计,共纳入469688名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在25-84岁之间。所纳入研究的糖尿病药物包括二甲双胍、列汀类、磺脲类药物,格列酮类,胰岛素等,单独使用和联合应用。
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不同的糖尿病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时,心血管疾病、心脏衰竭和全因死亡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总的来说,与不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相比,使用列汀类药物或格列酮类药物治疗与患者心脏衰竭、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的风险降低相关。这些结果,并未考虑患者的依从性和药物的剂量,或可影响糖尿病药物处方的开具。(文章详见--BMJ:糖尿病药物的使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衰的发生风险及全因死亡率)
【5】JACC:心肌梗死后心衰的患者,癌症风险更高
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发表的研究数据显示,心肌梗死后发生心衰的患者,患癌症的风险增加了。
梅奥医疗保健科的Veronique L. Roger博士和同事分析了1081例明尼苏达心肌梗死患者的数据,在平均4.9年时间里随访了5327人年。
在研究期间,228例(21%)心肌梗死患者发展为心衰,98例发生癌症,不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中位数诊断为心衰的时间为3天;心衰患者的癌症发病率密度率33.7/1000人年,而没有心衰的患者该数据为15.6/1000人年(P = .0002)。
Roger和同事写道:“心衰和癌症之间的联系可能与特定药物有关,比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强心苷、利尿剂、他汀类药物和普拉格雷等。”(文章详见--JACC:心肌梗死后心衰的患者,癌症风险更高)
【6】PLoS Comput Biol:“虚拟心脏”可模拟心衰发生的新迹象
据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精细的心脏计算机模型,可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电生理学,该研究已发表于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在美国,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来维持机体正常工作)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据CDC统计显示,约570万美国人患有心衰。约50%的患者在诊断后5年内死亡。
该研究小组希望利用此数字模型将心衰时心脏细胞和组织水平上的变化连接到一个数字计算ECG上。这将有助于查明引发心室颤动(VF)的病因,并确定VF发生的风险。
在细胞和组织的水平,该模型可以复制心脏对钙、钠及钾的水平变化的反应,以及钙、钠及钾流动变化的反应。此外,该模型还可考虑到离子通道的速度。
在整体心脏水平,该模型可显示由于不同关键化学及电生理成分的变化而导致的健康正常工作的心脏会发生什么。(文章详见--PLoS Comput Biol:“虚拟心脏”可模拟心衰发生的新迹象)
【7】JACC:心脏指数降低不是心衰患者肾功能不全的主要驱动因素
人们普遍认为,心脏指数(CI)降低是心力衰竭(HF)患者肾功能不全的一个显著影响因子。然而,最近的数据却质疑了这一看法。
这项研究旨在确定接受肺动脉导管(PAC)的HF患者的CI和肾功能之间的关系。
ESCAPE(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动脉导管有效性评估研究)试验包含了随机或注册部分的接受PAC的患者(n=575)。研究人员评估了多个亚组中CI和肾功能之间的关联,并评估非线性,阈值和纵向关系。
结果表明,不论是Cl损伤的程度,还是亚组分析的患者,CI降低并不是因心衰住院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的主要驱动因素。(文章详见--JACC:心脏指数降低不是心衰患者肾功能不全的主要驱动因素)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很好的内容,谢谢分享。
81
很好的内容,谢谢分享。
85
继续学习
100
继续关注
89
很好,学习了。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