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上的中国

2014-08-08 “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说起《柳叶刀》,这本由英国Elsevier 出版发行的医学期刊最新SCI影响因子为39.2,在中国科研界这个以SCI影响因子马首是瞻的圈子里,能被这样一本杂志关注简直就叫人受宠若惊。然而,这本杂志似乎对当代中国“情有独钟”——近年来,《柳叶刀》屡就中国医疗健康领域里的各种现状发表社论(这与其他文章不同,乃是《柳叶刀》的编辑亲自捉刀撰写),那么,这本顶级医学期刊眼中的中国,究竟是怎样的呢?关注中国医

说起《柳叶刀》,这本由英国Elsevier 出版发行的医学期刊最新SCI影响因子为39.2,在中国科研界这个以SCI影响因子马首是瞻的圈子里,能被这样一本杂志关注简直就叫人受宠若惊。然而,这本杂志似乎对当代中国“情有独钟”——近年来,《柳叶刀》屡就中国医疗健康领域里的各种现状发表社论(这与其他文章不同,乃是《柳叶刀》的编辑亲自捉刀撰写),那么,这本顶级医学期刊眼中的中国,究竟是怎样的呢?

关注中国医疗暴力

作为一本诞生在盛产绅士的国度里的医学期刊,《柳叶刀》充分体现了令人敬佩的医学人文关怀--他们一次次地为中国同行的遭遇摇旗呐喊。从哈医大杀医案,天津伤医,再到温岭事件,《柳叶刀》始终关注着。从最初义愤填膺的“终结中国针对医生的暴力行为”,到今年3月22日,阅尽中国医疗百态的杂志似乎已经从热血愤青变成了忧心忡忡的悲观者:“为什么中国医院暴力如此严重?接下来怎么办?”

除了紧张的医患关系,《柳叶刀》还关心中国同行们的薪酬等情况。他们注意到,80%的中国医生同行都认为自己劳累过度,在二三级医院薪酬过低。即使在城市,很多医生的月收入只有5000人民币甚至更少。在大多数医院,高年资的医生每次的咨询费只有7块钱--在国外待遇优渥的医生们看来,这些完全是不可理喻的。

“工作劳累、收入过低,还时常受到威胁,我不知道在中国谁还会去当医生?”——《柳叶刀》发出这样哀痛的感慨。而在今年3月15日,《柳叶刀》再次忧心地指出,中国的儿科医生已经捉襟见肘了。

关注中国科研腐败

2012年,一篇来自中国学者的研究发表于12月《柳叶刀》上,随后,该文章被曝擅自使用其他研究团队的大量研究数据。《柳叶刀》得知事件缘由后,在痛心之余,公布了更正声明。在其社论《学术造假:中国需要采取行动》(Scientific fraud: action needed in China)一文中,指出中国大规模的造假让人失望,不仅浪费了研究时间和金钱,而且会使得研究者、研究机构和期刊本身的声誉受损。无独有偶,《自然》杂志也曾披露中国科研腐败的现象,在《发表还是灭亡》(Publish or Perish in China)一文中指出,官僚干预学术活动以及急功近利的文化,是造成科研腐败的重要原因,对造假者缺乏严厉的制裁,也助长了学术欺诈的蔓延。

剑指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8月2日,《柳叶刀》发布了《中国食品安全:持续的全球问题》(China's food safety: a continuing global problem)一文,再次剑指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早在2012年7月14日,《柳叶刀》就曾指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已持续多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文中提到了2008年以来中国在婴幼儿奶粉上爆出的一系列丑闻,也提及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中国国家女排--出于对瘦肉精的担忧,中国女排变成了“素食部队”。文章认为,和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非环境恶化而使有害成分进入食品,而是因为商人逐利而非法添加有毒物质。

而在前两天的这篇文章中,《柳叶刀》依然对近年中国发生的食品丑闻如数家珍:从苏丹红,地沟油,再到近日的福喜公司--作为中国各地包括麦当劳、汉堡王、肯德基、星巴克在内许多快餐连锁店和餐馆的服务商,因被指控供应再加工的过期肉制品而关门。也许,“食品丑闻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新鲜,也不令人惊讶”了,但这个成功将“嫦娥号”送上月球的国家,仍因种种毫无技术含量的“食品安全创新”,带给这个世界持续的惊吓。

忧心中国环境污染

2014年3月8日,《柳叶刀》上的一篇社论这样描述了国人亲切的雾霾:“世界上很少有城市的居民会像北京人这样,在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机上的空气质量预报。”

文章引用“全球疾病负担2010研究”的估计值,提出校正后中国每年大约有120万过早死亡和250万残疾可归因于空气污染。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空气污染方面的专家 Majid Ezzat回答记者时曾说:“无论人们做出怎样的预测或评估,像北京这样的污染水平,对健康的危害都是巨大的。”。对此,国内虽有专家指出,“120万过早死亡”的数据似乎言过其实,但雾霾对健康的危害却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纵览《柳叶刀》的社评,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生命力堪比小强的民族,而担负这个民族健康的医生,则需要比最强心脏起搏器更强劲百倍的心脏。虽然每年都有不少来自中国的重量级学术论文发表于《柳叶刀》上,但这些研究成果却无法改变这本国际级杂志对中国现状的忧心--中国啊,不知下次,您又将因哪一种强悍的原因,被《柳叶刀》点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14-08-10 wp4575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0

相关资讯

Lancet:“抗癌之战”再思考

大约40年前,有人曾提出一个比喻称:癌症是一个如此之凶险的对手,因此对此疾病宣战绝不为过。虽然这一说法对于征募资源以最大用于抗癌来说是一条有用的妙计,而且我们对于这一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解也有了非凡的进展,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病例和绝大多数形式的癌症来说,这场战争尚未分出胜负。 另外一个比喻是关于“魔力子弹”的,也就是所谓的靶向治疗,这种治疗方式以疾病发病机制为基础,直接攻击疾病灾难性后果。

Lancet:欧洲心脏病学会β受体阻滞剂使用推荐受挑战

对于ESC推荐的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β指南,界内存在颇多争议,因此,部分心脏病学研究者认为有必要撰写一个新的指南来指导β受体阻滞的临床治疗。 最近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杂志发布的新指南中,研究者认为β受体阻滞剂并不能作为围手术期保护的常规用药,因为研究显示旧指南方案会造成死亡率升高。 新指南的撰写者来自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他们的在H

伍连德:第一个本土发表**国际第一期刊(Lancet)的人

“我说的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 其实有个人,他在晚清时候,就代表我们沧桑古老的中国,发表了国际顶级杂志。 (注意是1911年辛亥革命前的论文内容-主要涉及1910年晚清的东北大鼠疫,晚清投稿,民国时期1913年正式接受发表,当时没有网络,花了2年时间),按照我们现在非常通俗流行的说法就是发了影响因子大

Lancet:中国与空气污染—在雾霾中顽强生存

   世界上很少有城市的居民会像北京人这样,在醒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机上的空气质量预报。 2014年2月25日,北京已连续6天笼罩在浓雾和达到有害水平的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之中。这天清晨,空气质量报告显示PM2.5水平为383μg/m3,是WHO所推荐安全水平(25μg/m3每24小时)的15倍!但与一周内曾经飙升至500μg/m3的PM2.5水平相比较,这看起来还不是最糟糕的。

Lancet Respir Med: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流感死亡率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在2009年-2010年甲型H1N1流感(H1N1pdm09)大流行期间广泛使用。但是该药物是否确定能降低流感病人的死亡率仍缺乏有效的证据。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相关研究做荟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流感患者的死亡率。该结果在线发表在2014年3月19日的Lancet Respir Med 上。研究人员收集了在2009年-201

Lancet Diab & Endo:补充维生素D可能减少高血压风险

有关维生素D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例如:Nat Rev Cardiol:补充维生素D对治疗收缩性高血压无益 ,但新的研究证据,提供了更可靠的证据。发表在最新一期《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上该项研究提示,补充维生素D能够有效消除部分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该项研究的负责人、南澳大利亚利亚大学的E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