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防治卒中及后遗症,与肠道微生物相关?
2024-01-29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人体肠道菌群在卒中(俗称“中风”)的病理生理进展中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未来以肠道益生菌为基础的新型疗法有望改善卒中患者的临床结局。
卒中是一组由脑部供血不足(因脑部血管堵塞或破裂)而引发的脑组织损伤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等特点。近年来,全球卒中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疾病已成为中国居民第一大死因,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卒中患者死亡比例高达1/3,其余幸存者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既往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在调节人体的神经炎症水平、行为以及认知功能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知名医学期刊Stroke发表重要论文,该论文强调,人体肠道菌群在卒中(俗称“中风”)的病理生理进展中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未来以肠道益生菌为基础的新型疗法有望改善卒中患者的临床结局。
截图来源:Stroke
人体的健康状况和寿命都与肠道菌群的组成模式有关。伴随着人体的衰老,肠道菌群组成将发生重要转变,这包括:菌群多样性降低、益生菌丰度降低、致病和条件致病菌水平升高。既往多项研究证实,卒中会导致肠道菌群组成发生转变,如肠道屏障完整性被破坏、肠道细菌及其产物从肠腔移位至肠系膜或其他肠外器官、宿主-微生物宏基因组通路改变。
肠道菌群或与卒中发病、卒中后恢复有关
肥胖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代谢疾病是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因素,并与患者卒中事件后的恢复情况相关。不过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来自肠道和其他外周器官(如脾脏和骨髓)的循环代谢物或其他成分(如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和衰老因子)同样在卒中的病理生理学进展中起到关键作用,这些外周成分有望成为新型、可及性更高的卒中后治疗靶点。
论文强调,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具有高度免疫调节作用,并且可以抑制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后人体肠道微生态的失调,以及益生菌株(如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益生菌)丰度的降低,改变了人体小肠的免疫区室,最终导致了白细胞介素(IL)-17+γδT细胞水平升高、调节性T细胞水平降低。此外,卒中后肠道菌群产生神经活性代谢物的能力也发生了改变。
总体而言,进一步探索卒中前后肠道菌群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将有助于我们发掘新型干预措施,从而帮助患者恢复肠道稳态并改善临床结局。
多摄入膳食纤维或有助于提高“长寿”肠道菌群水平
论文强调,饮食干预可以改变与人体免疫、寿命以及代谢有关的肠道菌群的组成,从而改善患者的卒中后临床结局。一项荟萃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在排除性别、代谢功能障碍以及合并症等其他卒中的风险因素后,较高的膳食纤维总摄入量仍显示出与较低的卒中发生风险相关。此外,近期一项荟萃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以饮食蛋白质为主的个体,以素食为主的个体卒中发生率显著更低。除了饮食外,影响人体肠道菌群组成及其代谢产物水平的其他外在因素还有药物使用情况(如抗生素)以及生活方式等。
肠道菌群更“年轻”有多重要?
人体内在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等)对卒中发病率和卒中后恢复情况均具有重大影响。临床科研人员曾经认为,衰老是卒中和认知能力下降的一个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提示,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调控肠-脑轴来避免衰老相关的有害影响。例如,我们或许可以利用“更年轻”的肠道菌来改善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
比如,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小鼠在基线和卒中损伤后均表现出肠上皮屏障被破坏,导致肠道菌移位进入肝脏并引发败血症。也就是说,老年个体卒中后更有可能发生感染。除此之外,将老年小鼠的肠道菌定植到年轻小鼠体内,会导致年轻小鼠卒中后临床结局更差、存活率降低;相反的是,将年轻小鼠的肠道菌定植到老年小鼠体内会显著降低后者卒中后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并改善卒中后的恢复情况。
男女肠道菌群组成并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肠道菌群组成同样存在性别差异。具体而言,雌性动物的肠道菌群可以降低缺血性卒中后全身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与雌性动物相比,雄性动物卒中后死亡率更高、肠道通透性更差、肠绒毛结构更可能出现有害变化。
论文强调,卒中前“雌二醇替代”现象增加了结肠上皮细胞中粘蛋白的表达,并提高了肠道菌群中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水平。因此,性激素可以塑造肠道菌群组成,并导致卒中后宿主肠道上皮特异性防御机制的改变。
小结
总体而言,人体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在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中发挥主要作用。论文强调,进一步深入探索大脑和肠道中免疫因子和神经元成分之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我们阐明肠-脑轴的新型作用机制,未来我们或许可以通过特定肠道益生菌或其衍生代谢产物进行卒中后干预。
参考资料
[1] Anik Banerjee et al., Stroke and the Microbiome. Stroke. Doi: 10.1161/STROKEAHA.123.044249
作者:医学新视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谢谢分享
120
#缺血性卒中# #卒中# #肠道微生物#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