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公布「最危险真菌」名单,这种含“致命”菌的食物别吃了

2022-11-07 网络 网络

人们被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飙升。近日,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由19种致命真菌构成的“真菌病原体名单”。名单将这19种危险的真菌病原体分为三个优先级,以帮助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

人们被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飙升。近日,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由19种致命真菌构成的“真菌病原体名单”。名单将这19种危险的真菌病原体分为三个优先级,以帮助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据报道,其中最危险的四种真菌分别为:新型隐球菌、烟曲霉、白色念珠菌和耳念珠菌。

据介绍,如果被感染,第一种病原体新型隐球菌的致死率达41%-61%。对唑类药物有耐药性的烟曲霉致死率为47-88%,一些研究甚至报告其死亡率100%。侵袭性念珠菌病死亡率同样很高,介于20%与50%之间。而耳念珠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为29%-53%。这些具有传染性的真菌通常为机会病原体。健康时,人类可以与其共存,然而当免疫系统变弱,就可能会被感染。

世卫组织主管抗菌素耐药性的助理秘书长哈南·巴尔克希呼吁人们提高对真菌感染的关注。他说:“真菌感染正在增加,(真菌)对治疗药物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这正在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图片

一旦感染真菌,就会引发浅部真菌病或深部真菌病,其中深部真菌病不仅治疗难度较大,致死率高,康复效果也更差。不同的真菌对人体的危害也不一样。皮肤癣菌引起的足癣、手癣、指癣等都属于浅部真菌病,一般不会对人体组织器官产生损伤,只要及时正确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对健康的危害不会太大。

皮肤癣菌

皮肤癣菌引起的足癣、手癣、指癣等都属于浅部真菌病,一般不会对人体组织器官产生损伤,只要及时正确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对健康的危害不会太大。

犬小孢子菌

这是一种亲动物性真菌,大量存在于动物身上且不致病,人一旦感染,很容易导致头癣、体癣等皮肤病。

念珠菌

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常寄生于人的皮肤、口腔、阴道和肠黏膜等处,正常情况下不会威胁人体健康,但当人体免疫机能降低或微生态环境失调,就易引起念珠菌病,可引起全身和内脏感染。

随着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以及器官移植术的开展,其发病率渐趋增高,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其中,耳念珠菌是念珠菌的一种,可造成侵袭性感染,主要引起真菌血症、伤口以及耳部感染,病死率高达60%,该菌对现有的很多抗真菌药物不敏感,且难以用传统鉴定方法识别,故被称为“超级真菌”。

隐球菌

一种条件致病菌,常存在于鸽子粪中,通常由呼吸道吸入肺部引起感染。肺部感染一般预后良好,但可从肺部波及全身。最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慢性脑膜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
数据显示,在发展中国家,隐球菌病导致的脑膜炎致死率高达70%。但健康人一般不会罹患严重的隐球菌病,它主要发病于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和艾滋病的患者。

曲霉菌和毛霉菌

曲霉菌是种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及其他发生霉腐的有机物上。国外研究显示,曲霉菌病会导致50%~90%肺部感染者死亡。

黄曲霉毒素在自然界中多来自于谷物、坚果中的霉变成分,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物质中毒性名列第一。

食物发生以下变化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不建议食用:
类别 清单 特征
坚果 花生、核桃、瓜子、开心果

果仁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皱皮变色;花生长芽

谷物

玉米、大米、大麦、小麦、豆类

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

粮油

花生油、玉米油

非正规粮油,使用霉变粮食生产或工艺不足

发酵食品

腐乳、黄酱

家庭自制的容易被污染

奶或乳制品

乳酪、奶粉

非正规牛奶,牛吃了被污染的饲料和食品

毛霉菌较为罕见,多见于严重糖尿病白血病患者,它在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做好4件事真菌侵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Nature重磅:克服细菌耐药问题,一种新型合成抗生素或将成为耐药菌“克星”!

这一发现证明了合成化学的重要性,更有助于研发对抗耐药菌的合成抗生素。

一文搞懂,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怎么办!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是一种需氧、非发酵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

肺癌八大基因耐药处理方案,一文汇总

靶向药物发生耐药,处理措施一文汇总!

中科院揭示: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机制及克服策略!

与绝大多数实体瘤不同,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不是手术而是化疗。

EGFR四代药初露锋芒!六大奥希替尼耐药处理方案全梳理

三代“明星”靶向药奥希替尼,也难逃“耐药”的宿命。

Nat Cancer:吕志民/赫捷联合揭示克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新机制

这项成果也是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肿瘤物质与能量动态的介尺度研究”吕志民/赫捷团队的重要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