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tension: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栓切除术前后的血压变化需关注

2020-03-05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

既往研究中,关于血压(BP)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机械血栓切除术(MT)治疗大血管阻塞对临床预后影响,相关数据非常有限。近期,Hypertension杂志发表一项研究对此进行分析。


既往研究中,关于血压(BP)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机械血栓切除术(MT)治疗大血管阻塞对临床预后影响,相关数据非常有限。近期,Hypertension杂志发表一项研究对此进行分析。
 
研究旨在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大血管闭塞患者经MT治疗后BP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研究分别评估了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收缩压(SBP)或舒张压(DBP)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MT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对BP每增加10 mm Hg对应的调整和未调整优势比(OR)进行分析。
 
这项分析共纳入25项研究,涉及6474例患者。结果显示,3个月内死亡患者的MT前平均SBP(P=0.008)和MT后最大SBP(P=0.009)水平较高。3个月独立功能恢复患者MT前和MT后最大SBP水平较低(P<0.001)。在校正分析中,MT后最大SBP和DBP水平增加分别与3个月死亡率[aOR=1.19(95%CI:1.00~1.43);I2=78%,Cochran Q试验P=0.001]和症状性颅内出血[aOR=1.65(95%CI:1.11~2.44);I2=0%,Cochran Q试验P=0.80]风险相关。MT前后平均SBP水平增加与3个月独立功能恢复的概率降低相关[aOR=0.86(95%CI:0.77~0.96);I2=18%,Cochran Q检验P=0.30]和[aOR=0.80(95%CI:0.72~0.89);I2=0%,Cochran Q检验P=0.51]。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卒中大血管闭塞患者MT前后血压升高与不良预后相关。
 
原始出处:
Konark Malhotra, Nitin Goyal , Aristeidis H. Katsanos, et al. Association of Blood Pressure With Outcomes in Acute Stroke Thrombectomy. Hypertension. Originally published13 Jan 2020

作者: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Stroke:心率对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和死亡率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的房颤患者中,急性卒中期间的平均心率与卒中复发无关,但与死亡率有关(非线性,J形关联)。关于心率变异性,未观察到心率与患者结局之间的关联。

Stroke: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复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情况分析

由此可见,在全国范围内接受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rEVT很少见。卒中的病因主要是心脏栓塞,并且进行rEVT的大多数复发性大血管阻塞均发生在同侧。尽管在复发性大血管闭塞的情况下重复治疗可能存在选择偏倚,但rEVT似乎是安全的,其结局与单次治疗的病例相似。

Stroke: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吸烟状况和功能结局

由此可见,当前和最近吸烟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出现不良的功能结局风险增加有关。

2019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全面解读(上)

2019更新版指南包括六大主题,涉及51个项目。这六个主题覆盖了从院前诊治到入院后48 h的管理。在244项推荐中,有75项标识为新推荐。

Stroke:双侧皮质下病变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

卒中发作后患者通常面临吞咽困难问题,吞咽功能恢复的时间长短存在差异。近期,Stroke杂志发表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卒中发作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长期恢复情况的临床和放射学预后因素,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并验证了一个预后模型。

2019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全面解读(下)

2019更新版指南包括六大主题,涉及51个项目。这六个主题覆盖了从院前诊治到入院后48 h的管理。在244项推荐中,有75项标识为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