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Oncol:非小细胞肺癌的循环肿瘤细胞系的前瞻性研究

2017-07-26 MedSci MedSci原创

背景:曾几何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只能接受化疗。但是,其疗效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无法再进一步。可喜的是,随着人们对分子遗传学认识的不断增强,NSCLC 被细分为各种不同的分子亚型。本研究是第一个根据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子亚型报告循环肿瘤细胞(CTC)的临床特征、数值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病人和方法:125例处于首次治疗阶段的IIIb-IV NSCLC患者被前瞻性招募到Cell

背景:曾几何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只能接受化疗。但是,其疗效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无法再进一步。可喜的是,随着人们对分子遗传学认识的不断增强,NSCLC 被细分为各种不同的分子亚型。本研究是第一个根据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子亚型报告循环肿瘤细胞(CTC)的临床特征、数值性质和生物学特性。

病人和方法:125例处于首次治疗阶段的IIIb-IV NSCLC患者被前瞻性招募到CellSearch分析。通过包括抗波形蛋白(vimentin)抗体的CTC检查来评估他们的间质特性。研究人员评估了总CTC和波形蛋白阳性(vim+)CTC与临床特征、肿瘤基因型和生存期间的相关性。

结果:在基线时,125例患者中的51例(40.8%)为总CTC阳性,125例中的26例(20.8%)为vim CTC阳性。多变量分析表明,与<5 总CTC者相比,≥5 总CTC的患者的OS(HR 0.55,95% CI 0.33-0.92,P = 0.022)显著减少,但PFS未减少(HR 0.68,95% CI 0.42-1.1,P = 0.118)。总体看,vim+ CTC和vim阴性CTC患者间的OS没有系统的差异(HR 1.24,95% CI 0.67-2.28,P = 0.494),但根据NSCLC细分后的驱动突变,研究人员发现在EGFR突变亚组中,vim + CTC患者人数增加了(n= 21/94例;平均1.24 vs 1.22 vim+ CTC,P = 0.013);在ALK重排亚组中,总CTC减少了(n= 13/90例;平均1.69 vs 5.82 总CTC,P = 0.029);KRAS突变腺癌中,完全没有vim + CTC(n= 19/78例;平均0 vs 1.4 vim + CTC,P = 0.006)。

结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研究人员验证了基线存在 ≥ 5总CT预示着预后不良。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CTC表达表现为上皮-间质转化的特点,而在KRAS突变的腺癌患者的CTC中没有观察到该特点。

原始出处:

Lindsay CR, Faugeroux V,et al.A Prospective Examin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 Profil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olecular Subgroups.Ann Oncol. 2017 Jun 19. doi: 10.1093/annonc/mdx156. [Epub ahead of print]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rit J Cancer: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负荷与血浆游离DNA水平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突变的循环游离DNA水平与患者肿瘤代谢负担显著相关。血浆突变DNA阳性患者其生存期显著降低,血浆突变DNA是患者生存期预测的重要预测因子

Ann Oncol:我国学者展示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治疗方案

近日,国际经典肿瘤学临床期刊《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SCI影响因子11.855)以短文(Letter)的形式发表了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宇清教授联合上海渥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渥恩医学)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中国肺癌临床经验在国际肿瘤靶向治疗领域的又一次高质量展示,渥恩医学的循环肿瘤DNA(ctDNA)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亦获得了国际同行

SCI REP:外周血和肺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由此可见,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PB和IPVB中CTC计数是TFS和OS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JAMA:质子束放射治疗和同步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

研究表明质子束放射治疗(PBT)可以减少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毒副作用,但是缺乏长期前瞻性的数据。近日在JAMA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报告了前瞻性研究的最终结果(5年),评估同步化疗和大剂量PBT治疗不能切除的III期NSCLC的效果。

ANN ONCOL:血检EGFR突变状态能否指导晚期NSCLC治疗?

很多晚期肺癌患者很难获得足够的组织或细胞学标本以进行基因检测,而口服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已经成为具有敏感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通过血检进行基因检测是否能够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靶向药物选择?

Radiology:高大上的影像基因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

影像基因组学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国内外大部分文献报道集中在近五年。它将影像学和遗传学结合起来,用以研究不同基因型的病变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