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说心梗“女重男轻”,呜呜……求真相!

2017-12-26 英硕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来说也分男女,预后也各有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来说也分男女,预后也各有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AMI属于冠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也是致死、致残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

研究者们发现在AMI类型、预后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女性首次AMI1年和5年的死亡率分别为26%和47%,明显高于男性(分别为19%和36%);对于<60岁的患者,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率是女性的3-4倍,但>75岁的患者,女性ACS发生率则明显超过男性。

看到这里,姑娘们是不是要晕过去了?等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死也要死个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女性这么悲催呢?

1.唉,运气不好,病情要比男性重

女性冠心病多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或冠状动脉痉挛。

斑块糜烂多见于年轻女性,可导致更多的冠脉闭塞的AMI;冠脉痉挛多见于老年女性,较男性患者年龄更大。自发性冠脉夹层多见于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ACS年性女性。

2.同样是吸烟,女性的风险增加7倍!

对女性而言,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心理危险因素影响较男性更大,其中吸烟是女性发生心肌梗死的单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使<55岁女性AMI风险增加7倍。

此外,高血压病与女性发生AMI关系较男性更密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DL-C)升高与中年女性的心原性死亡关系更密切;肥胖使女性AMI 发生风险增加3倍;女性合并糖尿病发生冠脉事件风险高于男性;抑郁是女性心肌梗死或心原性死亡风险增加≥50%。

3.能怎么办?症状表现居然都延迟

AMI通常表现为心绞痛、胸闷等症状,但相当部分女性患者并未出现上述症状或较男性延迟出现,一些研究统计发现女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无症状发生率高达30%。

4.已哭晕!住院时间更长,死亡率更高……

因女性患者AMI临床表现有时不典型或延迟出现,导致血运重建治疗(溶栓、介入、外科搭桥)可能出现延迟。此外,女性常合并高龄、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合并症,导致此类患者即便血运重建治疗及时,较男性患者而言,住院时间更长,住院死亡率更高,出血及再梗死等并发症更多。

就目前而言,虽然人们已经注意到女性和男性患者在AMI预后存在不同,但尚无指南对此进行特别建议,这也是导致女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较男性差的原因之一。

综上,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在女性AMI的诊治上要更加细致,尽早明确诊断,严密观察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出现的苗头,期待各大指南尽快提出女性心肌梗死诊治方案。

原始出处:

1.Wei J, Henry TD. Women Have a Worse Prognosis Than Men Following STEMI: CON. J Am Coll Cardiol. 2017 Dec 20.

2.颜红兵. AHA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科学声明解读.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34-35.

作者:英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7-12-31 1209e435m98(暂无昵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2. 2017-12-30 三生有幸9135

    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0

  3. 2017-12-27 1209e435m98(暂无昵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4. 2017-12-27 txqjm

    谢谢了.学习

    0

  5. 2017-12-26 龙胆草

    学习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对CREST模型早期预测非STEMI患者心脏骤停后循环病因学死亡风险的推导和验证。

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成功后,尚没有实用工具可以立即量化其循环病因学死亡(CED)的风险。为了快速确定风险并促进将患者分类到个性化治疗途径中,研究者开发并验证了他们的预测模型。

Chin Circ J:中国心梗(CAMI)注册研究报告:NSTEMI住院死亡率6%,存在肥胖悖论和吸烟悖论

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近期报告,在中国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有6%的患者死亡,有12个因素是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

主动脉夹层已经够致命了,再加个心梗……

这种情况非常容易误诊,现在对于胸痛病人,急性心梗是高度警惕的。病人一到急诊,心电图、心肌酶谱一查,急性心梗的诊断就建立了,然后启动急诊PCI流程。急诊PCI流程有很多时效性要求,可能心内科医师回顾下急诊科同仁的诊断依据,确认急性心梗,就要忙于谈话、准备急诊PCI了。

Circulation:年轻成人心肌梗死后心血管风险与他汀适用人群

尽管人们在心肌梗死(MI)一级预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年轻成人中MI的发生率并未下降。

这次终于记住了:心肌坏死标记物的出现、消失时间

心肌坏死标记物的出现、消失时间,这样就能牢记~

ACS合并颅内出血史,抗血小板药物如何选择?

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明确,既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应如何选择抗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