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突破!科学家首次阐明未成熟寨卡病毒的精细结构

2017-01-11 佚名 生物谷

图片来源:www.phys.org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未成熟寨卡病毒的高分辨率结构,这为后期科学家们深入阐明寨卡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以及扩散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属病毒,该属病毒还包括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黄热病病毒、日本脑炎病

图片来源:www.phys.org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未成熟寨卡病毒的高分辨率结构,这为后期科学家们深入阐明寨卡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以及扩散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属病毒,该属病毒还包括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黄热病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和蜱传脑炎病毒,尽管研究者认为成熟形式的黄病毒具有感染性,但从宿主细胞中分泌的病毒群体往往是一种成熟、部分成熟以及不成熟的病毒颗粒混合物。因此研究者推测,很有可能不成熟的寨卡病毒在病毒感染和扩散中也扮演着重要作用。

研究者Richard Kuhn表示,我认为本文研究为后期我们深入解析寨卡病毒的组装过程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基于本文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了成熟病毒和不成熟病毒之间的结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病毒的外膜结构上,病毒的内部核心结构也在成熟过程中经历着一些明显的改变,因此研究人员就需要研究发生了什么改变以及为何会发生这些改变。

去年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确定了成熟寨卡病毒的结构,对病毒结构的深入研究或许就能够帮助科学家们开发出新型有效的抗病毒疗法和疫苗。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了一种名为低温电子显微检查技术在9?的分辨率下观察未成熟寨卡病毒的结构,研究者发现,病毒的基因组位于一种保护性外膜中,外膜包含了一种脂质膜、包膜蛋白、前体膜蛋白和衣壳蛋白;同时研究者还深入研究了不成熟病毒衣壳蛋白的位置,衣壳蛋白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识别病毒的遗传物质,同时其还能够作为一种伴侣分子来引导RNA链进入到病毒中进行组装。包膜蛋白对于病毒的结合、吸附以及同宿主细胞融合非常关键,同时膜蛋白还能够帮助成熟病毒分裂来使其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去。

对未成熟病毒结构进行研究能够帮助研究者阐明多种蛋白的精细结构,研究者指出,病毒的包膜蛋白和前体膜蛋白在病毒表面能够排列成为60个刺状样结构,衣壳蛋白就会位于脂质膜的内侧,这种结构不同于成熟寨卡病毒,成熟病毒中的膜蛋白能够被包膜蛋白所覆盖,相关研究结果同时还阐明了不成熟寨卡病毒和其它不成熟黄病毒之间的结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它不成熟的黄病毒中部分有序的衣壳蛋白壳似乎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寨卡病毒作为一种蚊媒病毒,主要会引发新生儿出生缺陷(头小畸形),最终会引发个体大脑损伤等表现,而且该病毒还和格-巴二氏综合征发病直接相关。本文研究结果或为研究人员后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开发寨卡病毒感染的新型疗法提供一定思路和希望.。

原始出处:

Prasad VM, Miller AS, Klose T, Sirohi D, Buda G, Jiang W, Kuhn RJ, Rossmann MG.Structure of the immature Zika virus at 9 Å resolution.Nat Struct Mol Biol. 2017 Jan 9. doi: 10.1038/nsmb.3352.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子刊:宋红军、明国丽夫妇 寨卡病毒研究进展

导语:12月1日,宋红军和明国丽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Hengli Tang,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合著了一篇题为“Advances in Zika Virus Research: Stem Cell Model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的综述文章,回顾了干细胞为基础的寨卡病毒研究的重要进展,并讨论了当前的挑战和未来的机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

Science子刊封面、央视报道:中国团队率先获取寨卡病毒特异性人源抗体

12月14日,《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封面刊登了一篇中国研究团队完成的最新学术成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研究员课题组和高福院士团队合作,率先研发出高效、特异性人源寨卡病毒抗体,并在小鼠模型上成功验证其具有治疗病毒感染的能力。该抗体有望成为治疗病毒感染的候选药物,有望打破无药可医的困境。 12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对这一成果进行了相关报道。研

Cell Res:全新发现!寨卡病毒有可能治愈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含有高滴度中和性抗体的寨卡病人康复期血清,可防治病毒感染胎儿的大脑,预防小头畸形症的发生。这也就是说孕期感染寨卡病毒有望治愈。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2月6日的Cell Research杂志上,参与研究的主要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秦成峰研究员等。许执恒研究组的博士后王硕和研究生洪帅为共同第一作者。许执恒研究

Cell Stem Cell:操纵PTEN基因培养出具有表面褶皱的大脑类器官

2017年1月1日/生物谷BIOON/---人类大脑如此独特的一个方面在于大脑皮层的尺寸和结构。但是,是什么促进人类大脑皮层---可能是我们具有独特的智力能力的基础---生长?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怀特海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一种似乎调节着人类大脑皮层生长、结构和组装的特定基因通路获得新的认识。他们也证实三维人类大脑类器官---微型的实验室培养的特定大脑结构版本---能够有效地为人大脑发育

PNAS:重磅!科学家首次鉴别出让寨卡病毒如此致命的关键蛋白

当寨卡病毒横空出世时科学家们对其知之甚少,在过去一年里研究者们通过深入研究来阐明寨卡病毒为何会引发一系列危险的健康问题,包括新生儿缺陷等,比如小头畸型和神经性问题(格-巴二氏综合征等),但研究者们并不知道寨卡病毒哪种蛋白会让其变得具有杀伤性,当然他们也不清楚这些蛋白质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里兰

模型预测寨卡病毒在美传播风险

使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未来事件的科学家常会被批出错。因此,《科学》杂志近日发文宣布,有一些建模者看起来做了正确的预报:今年5月由气象学家和昆虫学家组成的团队,预报了寨卡病毒最可能出现在美国哪里。 现在,美国本土关于蚊子向人类传播寨卡病毒的仅有案例,发生在佛罗里达州南部和得克萨斯州的布朗斯维尔。这与最好的寨卡病毒传播模型预测结果正相符。而且如果历史重演,当冬天到来,寒冷的天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