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Biology:父亲接触尼古丁可能会导致后代有问题

2018-10-25 小通 生物通

虽然女性在怀孕期间长期被警告“吸烟有哪些危害”,但人们对吸烟男性的后代风险知之甚少


虽然女性在怀孕期间长期被警告“吸烟有哪些危害”,但人们对吸烟男性的后代风险知之甚少。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医学院在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表明,雄性接触尼古丁会导致其子女和孙辈认知缺陷。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来了解小鼠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人类。

“我们的数据提示,当代儿童和成年人中发现的一些认知障碍可能归因于一两代人以前遭受的不利环境侵害。”医学院发育神经科学系主席Pradeep Bhide说,“与现在相比,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吸烟现象相当普遍,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这是否与神经发育障碍如ADHD(多动症)和自闭症的显著上升有关?”

该研究结果于本周发表在开放性期刊PLOS Biology杂志上。

研究发现,父亲的精子由于尼古丁接触而发生变化,导致记忆和学习中起作用的基因出现问题。这些表观遗传变化被认为是暂时的,Bhide说,虽然有些可能是长期的。他说,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这些变化会持续多久。

Bhide与医学院的同事Deirdre McCarthy和Cynthia Vied最近收到了一项为期三年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拨款,以支持进一步研究父亲尼古丁暴露影响跨代传播的分子机制。

尼古丁对肺部和大脑细胞的有害影响是医生为阻止民众吸烟而下达的命令的主体部分。但其中并没有提到有研究证明尼古丁如何影响生殖细胞,或者改变精子中的DNA。

女性尼古丁暴露被认为是ADHD等行为障碍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对于男性而言,以前没有足够证据将遗传风险因素与环境影响分开。

“医生可能不会警告男性。即使母亲从不吸烟,父亲吸烟也会伤害他们未出生的孩子。”Bhide说,“我相信我们的研究把这件事提出来了。”

McCarthy在小鼠发育和生产精子的过程中,在雄性小鼠的饮用水中加低剂量的尼古丁,然后与从未接触尼古丁的雌性小鼠结合哺育后代。

尽管父亲表现出正常的行为倾向,但它们的雌雄后代却都表现出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和认知不灵活。

“分析父系精子,我们发现了多个基因发生了表观遗传学改变。” McCarthy说,“这包括多巴胺D2基因,它在脑发育和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可能是他们后代认知缺陷的来源。”

虽然这项研究是在小鼠中进行的,但先前关于母系尼古丁暴露的研究无论是在小鼠身上还是在妇女和儿童身上都是一致的。

“我相信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被外推到人类身上,”Bhide说。

原始出处:

Deirdre M. McCarthy et al., (2018), Nicotine exposure of male mice produces behavioral impairment in multiple generations of descendants, PLOS Biology, DOI: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bio.2006497

作者:小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9-01-20 sunylz
  2. 2018-10-25 183****7028

    学习

    0

  3. 2018-10-25 flysky120

    尼古丁副作用

    0

  4. 2018-10-25 ylzr123

    认真学习,不断进步,把经验分享给同好。点赞了!

    0

相关资讯

Chest:戒烟:针灸pk尼古丁替代疗法

吸烟是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威胁,每年造成全球约600万例死亡。2017年11月,发表在《Chest》的一项由中国科学家进行的前瞻性、随机、活性对照、开放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对于戒烟,针灸的疗效非劣效于尼古丁替代疗法(NRT)。

FDA考虑降低香烟中的尼古丁含量,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表示,计划减少美国香烟中尼古丁的含量,这是史无前例的。

PNAS:戒烟者福音!二甲双胍或成为尼古丁戒断综合征的克星!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经常吸烟的人,却享受不到大自然的恩惠,吸入的不是新鲜空气,而是被烟雾污染的有毒气体,许多深受其害者走上了戒烟之路,但是单纯靠毅力戒烟成功者却寥寥无几,罪魁祸首就是“尼古丁戒断综合征”!科学家们针对这一戒断症状开展了大量研究,近期有研究发现AMPK通路激活剂-二甲双胍或是成为尼古丁戒断综合征的克星,这或可成为戒烟者的福音!

Ann Intensive Care:尼古丁替代疗法会否增加ICU患者的不良结局?

2018年6月,发表在《Ann Intensive Care》的一项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考察了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尼古丁替代疗法(NR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J Periodontal Res: 尼古丁抑制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尼古丁是烟草的主要精神活性成分,它影响细胞的代谢,增殖,粘附,更重要的是影响成纤维细胞的成骨分化。大约15%的正畸患者是成年人,其中五分之一是吸烟者。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尼古丁对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hPDLC成骨分化的影响。

JAMA:立即vs逐步降低香烟中尼古丁含量对健康的影响

研究认为,吸烟者立即减少香烟中尼古丁含量可显著降低烟草中有毒物质含量,但逐步减少尼古丁含量的效果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