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检查与分析

2013-07-19 佚名 中国医学论坛报

          图1 左肾门水平CT平扫,示右侧脊柱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伴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星号);病变与右侧腰大肌分界不清,箭号示左侧腰大肌   图2 增强CT扫描动脉期,肿块不均匀中度强化,坏死部分强化不明显;可见下腔静脉受压向前移位(箭号)   

  

论坛报病例20130425

       图1 左肾门水平CT平扫,示右侧脊柱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伴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星号);病变与右侧腰大肌分界不清,箭号示左侧腰大肌

  图2 增强CT扫描动脉期,肿块不均匀中度强化,坏死部分强化不明显;可见下腔静脉受压向前移位(箭号)

  图3 增强延迟扫描,病变仍可见强化;相邻腰大肌、腰方肌受累显示不清

  图4 增强扫描动脉期,沿右输尿管长轴曲面多平面重组(CPR),可见肿块巨大,右肾受压向前上移位(箭号),右输尿管(箭头)亦向前内移位,但无受侵犯狭窄积水

  图5 增强扫描厚块最大密度投影(slab-MIP),示门静脉及肠动静脉位置变化不明显 

  ■ 医学影像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53岁,右腰部不适半年余,B超检查发现右侧腹部占位。

  查体示:右侧腹部可触及包块,质硬固定,压痛不明显;右侧腰部轻度扣击痛。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诊断

  右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手术病理结果)。

  ■ 点评

  腹部肿瘤的影像定位,可借助于相邻器官的移位来判断。由于肾脏、输尿管位于肾周间隙(perirenal space),受压向前内侧移位而受浸润不明显;腰大肌、腰方肌与肾旁后间隙(posterior pararenal space)相邻,受病变侵犯,腹腔内血管无移位,提示肿瘤来源于腹膜后肾旁后间隙。

  非器官来源的原发腹膜后肿瘤病理类型众多,多数肿瘤影像表现特异性不强。除进行定位诊断外,影像还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病史短、影像显示肿瘤较大提示肿瘤生长迅速,强化明显、坏死范围较大及相邻肌肉侵犯均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但病变的最终定性还需要病理诊断。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6-09-13 邓启付

    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只要定位准确了,可以缩小疾病犯愁,对诊断很有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