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logy: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的3T MR神经成像

2021-06-08 shaosai MedSci原创

尽管一些临床和血清学危险因素,如高血糖、血脂异常和肾功能下降已经在体内和体外研究中被确定,但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DPN)的确切代谢过程仍不明确。

尽管一些临床和血清学危险因素,如高血糖、血脂异常和肾功能下降已经在体内和体外研究中被确定,但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DPN)的确切代谢过程仍不明确。疼痛性神经病变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为何25%-50%的DPN患者会经历疼痛性DPN仍未得到验证。

人们普遍认为,DPN患者的神经性疼痛源于遗传易感性、离子通道表达失调、细胞蛋白糖基化、有毒代谢物积累和中枢对疼痛的敏感性。大多数研究DPN的研究认为周围神经损伤的过程起源于下肢远端C纤维,并在近端运动时逐渐加重。最近使用MR神经造影的体内成像研究显示,大腿是DPN患者可见神经病变的主要部位,不同类型的微结构神经改变与血清学危险因素(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相关。但是据我们所知,先前的研究只探讨了DPN患者的近端神经损伤,然而近端神经损伤对疼痛症状演变的影响尚不明确。

近日,发表在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DPN患者的神经结构、神经病变负荷及空间分布与疼痛的关系,为临床进一步了解DPN的病理生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项前瞻性研究于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纳入了自愿参加研究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者均接受了坐骨神经的包括T2脂肪抑制序列的3T MR神经成像,并在此之前进行了临床和电生理测试。对于组间比较,根据数据的高斯或非高斯分布进行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131名参与者(平均年龄62岁±11岁[标准差]),其中82例1型糖尿病患者(n = 45)或2型糖尿病患者(n = 86)被评估为疼痛型(n = 64)、无痛型(n = 37)或无DPN (n = 30)。与无疼痛型DPN(10.4%±1.7,P= .03)或无DPN(8.3%±1.7;P <.001)相比,有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受试者在整个神经体积中神经病变的百分比较高(15.2%±1.6)。T2加权高信号神经病变的数量和范围与神经病变失能评分(r = 0.37;95%置信区间[CI]: 0.21, 0.52;r = 0.37;95% CI分别为0.20、0.52)和神经病变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 = 0.41;95% CI: 0.25、0.55;r = 0.34;95%可信区间分别为0.17、0.49)。胫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r = -0.23;95% CI: -0.44,-0.01;r = -0.37;95%CI分别为-0.55、-0.15)。神经截面积与神经病变失能评分呈正相关(r = 0.23;95% CI: 0.03, 0.36)。胫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r = -0.24;95% CI: -0.45,-0.01)。

表1 疼痛型DPN、非疼痛型DPN和无DPN患者的MR神经造影成像参数、血清学和电生理数据结果。

 

表2 磁共振神经成像参数与临床、流行病学、电生理和血清学数据的相关性。

本研究是第一个表明糖尿病多神经病变(DPN)的神经病变数量和范围在疼痛型和非疼痛型DPN患者之间存在差异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DPN患者的疼痛不仅仅由外周痛觉感受器的改变和中枢敏感化引起,而且也由周围神经束的广泛损伤引起。

原文出处:

Johann M E Jende,Jan B Groener,Zoltan Kender,et al.Structural Nerve Remodeling at 3-T MR Neurography Differs between Painful and Painless Diabetic Polyneuropathy in Type 1 or 2 Diabetes.DOI:10.1148/radiol.2019191347

作者:shaosa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21-06-09 misszhang

    谢谢MedSci提供最新的资讯

    0

相关资讯

Diabetes Care: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与夜间血压升高有关

一项来自意大利的小规模研究显示,有痛性糖尿病多发神经病变(PDPN)的患者夜间收缩压水平较高。因此,研究者认为,PDPN应被视作心血管高危因素。(Diabetes Care. 2014年6月26日在线版)该研究纳入113例糖尿病患者,其中34例有PDPN,33例伴无痛DPN,46例无DPN。研究者发现,伴PDPN的患者夜间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受试者,而日间和夜间收缩压差较小,舒张压水平较低。

睡觉手麻要小心 这3种原因经常被忽略!

那么说到这,睡觉手麻到底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呢?可能提示哪些疾病?让我们来看一看——首先,姿势不良确实是很大的原因。通过某种姿势长时间对肢体神经施加压力,会造成体位性的感觉异常,但这种麻木感在改变体位后就会消失,如果长期发生这种现象,就要注意了。

Diabetologia: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算法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快速的非侵入性眼科成像技术,可鉴别周围和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

Diabetologia:间质基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改善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对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外泌体是细胞来源的纳米囊泡,在细胞间通讯中起着重要作用。

Nat Commun: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如何发生的?

研究人员报告了糖尿病感觉神经元中POMC介导的抗痛觉功能障碍。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中,由于NF-kB p50亚基结合增加,Pomc启动子被抑制,导致外周神经中基础POMC水平的丧失。

JAMA子刊:高频(10khz)脊髓刺激对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

循证治疗指南应考虑10 kHz SCS在连续护理中的定位。在实践中,对常规治疗反应不足的PDN患者应考虑使用10khz S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