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Hypertens:抗高血压治疗对诊室和动态血压的不同影响

2018-09-20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该荟萃分析证实诊室血压总体治疗诱导降低程度明显大于24小时血压,但它也表明这两种测量方法之间的定量关系因人口统计学指标、临床和治疗条件以及与安慰剂校正有关。

诊室和动态血压测量是临床试验中检测抗高血压治疗效果的主要技术手段,但降压治疗引起的这些血压值的变化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近日,高血压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Hypertens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对临床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以量化这些差异,并明确一些相关因素。
 
研究人员检索了MEDLINE查找了在至少服用一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RCT),并且报道了服用该药物后诊室和24小时血压的变化。随机效应模型被拟合以估计通过任一技术手段量化的变化值之间的差异。研究人员计算了I2和Cochrane Q统计量以评估研究之间的异质性。
 
该荟萃分析共纳入了52项研究,约9500名患者。SBP和DBP汇总估计Δ分别为-6.5(95%置信区间为-7.5至-5.6)和-3.3(95%置信区间为-3.9至-2.7)。差异与治疗持续时间和单一或联合药物治疗无关,但对于SBP,其随单一疗法的不同治疗类型而变化,并且相对于基线诊室血压和年龄而言更大。允许安慰剂效应也减少了差异,对于任一测量方法,控制较好的高血压个体比率相似(约三分之一)。
 
由此可见,该荟萃分析证实诊室血压总体治疗诱导降低程度明显大于24小时血压,但它也表明这两种测量方法之间的定量关系因人口统计学指标、临床和治疗条件以及与安慰剂校正有关。
 
原始出处:
 

Soranna, David.et al. Different effects of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n office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8. https://journals.lww.com/jhypertension/Abstract/publishahead/Different_effects_of_antihypertensive_treatment_on.97335.aspx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HA:门诊抗高血压治疗期间左心室肥厚逆转效果如何?

由此可见,早期高血压治疗,积极的血压控制,并注意代谢方面是避免不可逆的LVH的关键所在。

Hypertension:抗高血压治疗不依从性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研究人员的数据表明抗高血压药物的数量和种类是经过生化实验证实的降压治疗不依从性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开发包含这些参数的模型可能证明在有条件进行临床生化分析的国家评估不依从性上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J Hypertens:85岁以上患者抗高血压治疗的保护效应!

由此可见,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好可降低85岁或以上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其益处包括心力衰竭和卒中,尽管不包括心肌梗死,并可用于全因死亡。

Int J Cardiol:血清尿酸作为抗高血压治疗男性心衰风险的潜在标志!

由此可见,血液中作为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标记的尿酸可能作为进行降压治疗的老年人HF风险的一个预测指标。

J Hypertens:抗高血压治疗对高危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新发糖尿病的长期影响!

由此可见,在超过28385人次每年的患者随访中,研究人员证实了坎地沙坦和氨氯地平在降低高危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相当的效果。此外,该研究的结果支持坎地沙坦在减少NOD发病率方面优于氨氯地平,即使进行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