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乳糜血对血常规的干扰,极有可能被我们忽略了

2022-05-30 蜡笔小新 “检验医学”公众号

2022年4月12号,夜班,拿着标本准备审核生化结果时,看到一个重度脂浊的样本,临床诊断:腹痛、急性胰腺炎,急诊科患者。

前言

众所周知,乳糜血样本会影响血常规部分项目的检验结果,在未离心的情况下,该样本难以用肉眼快速识别。当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增高不明显时,即可能出现隐性不易察觉的干扰,本文分享一例乳糜血轻度干扰血常规结果的案例。

案例经过

2022年4月12号,夜班,拿着标本准备审核生化结果时,看到一个重度脂浊的样本,临床诊断:腹痛、急性胰腺炎,急诊科患者。脑袋嗡了一下,我该不会审错检验报告单了吧?赶紧查阅血常规结果,见图1

图1

RBC:5.37×10^12/L,HGB:144.0g/L↓,MCHC:368.0g/L↑,未触发我室制定的审核样本提示对话框,见图2。

图2

乳糜血对血常规的干扰并不严重,HGB、MCHC只是轻度升高。庆幸的是,患者检验结果未打印,小编有充足的时间处理乳糜血样本。取消审核后,将样本离心,吸取上层脂血样本上机检验,结果见图3。

图3

通过公式计算,HGB校正值=HGB校正前-HGB脂血血浆(1-HCT校正前),MCH校正值=HGB校正值/RBC校正前;MCHC校正值=HGB校正值/HCT校正前。HGB校正值:125.64g/L,MCH校正值:23.40pg,MCHC校正值:321.33g/L。重新审核结果后,为了验证校正结果的准确性,将样本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置换3次,重新上机检验,检验结果见图4

图4

由于操作不严谨,HGB血浆置换的结果对比校正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回顾分析血浆置换的整个过程,对吸出来的脂血用生化杯子对比后,最后一次加入的生理盐水与首次吸出的血浆大约有100μL差距。吸取100μL生理盐水加入样本中混匀后重新上机检测,结果见图5,此次结果与校正结果相对符合。

图5

原始结果、公式校正与血浆置换结果对比如下表:

案例分析

血红蛋白的检验原理为比色法[1]。即加入溶血素破坏样本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释放出来,然后仪器对溶液进行比色。乳糜血里面的乳糜微粒可影响透光性,导致透光减弱,最后影响HGB的结果,导致结果假性偏高,其偏高的程度与样本中甘油三酯的浓度成正比[2]。同时,由于HGB假性升高,依据HGB计算的MCH、MCHC结果亦会显着偏高。

本案例,生化检验报告单结果见图6,

图6

该仪器与常规生化仪器检验原理不同,乳糜血样本对检验项目几乎没有干扰,甘油三酯大于仪器检测上限,将样本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复检TG,结果为16.11mmol/L,属于重度脂浊样本。

本次生理盐水血浆置换,笔者犯了几个错误,导致置换结果偏差较大。总结有如下:吸取的血浆量把握不好,首次生理盐水血浆置换时,将上层乳糜血血浆全部吸出,以至于后面两次置换时,由于吸取的血浆太多,吸嘴过于靠近全血细胞层,吸取的量控制不好,最终导致吸取的血浆与置换的生理盐水量不一致,引起结果偏差。

乳糜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不严重,轻中度的脂血对HCB检测结果几乎无影响[3]。因此在进行血浆置换时,完全没有必要将全部血浆吸出来,应尽量避免吸到血细胞,影响检验结果。

另外,生理盐水置换也没有必要进行3次,置换次数越多,由于实验本身因素导致样本中的血细胞损耗越严重,最终影响检验结果。国内学者对比研究公式法与血浆置换方法的差异[3],首次血浆置换,HGB的结果与实际值无差异,MCHC与实际值间差异明显;二次血浆置换后,MCHC与实际值无差异;因此,血浆置换时没有必要进行3次。

检验人员可依据仪器报警信息、MCHC、RBC与HGB的比值等综合分析样本是否受到乳糜血样本的干扰。大部分仪器,当怀疑样本为乳糜血时,会出现“乳糜/血红蛋白干扰(Turbidity/HGBInterference)”报警。

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将这个报警列入历史系统中,在审核样本时提示。正常情况下,RBC与HGB的比值为1:30左右,当比值不符时,样本可能存在干扰因素。MCHC是监测乳糜血最可靠且敏感的指标,当遇到MCHC的结果明显偏高或MCHC偏高与MCV、MCH存在矛盾时,如本案例,MCHC↑,但MCV↓、MCH↓,属于矛盾的检验结果,遇到这种情况,检验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判断样本是否为乳糜血。

心得体会

经此案例,科室制定的审核标本时提示MCHC>384g/L需要复检的数值可能需要做轻微的调整。并且,公式换算法简便快速,对检验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不高,结果重复性好,公式换算对比血浆置换无疑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成玉,罗春丽主编.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4-25.

[2]冯学珍.不同脂血浓度对血液分析仪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5,28(16):45-46.

[3]罗雪林,林发全.对比血浆置换法和公式校正法对乳糜血标本测定血红蛋白结果的纠正效果[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8):161-162.

作者:蜡笔小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血小板忽高忽低,这样的报告怎么发?

血常规是临床检验中很重要的一项检查,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的很多项具体指标都是很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很多病理改变都有很敏感的反映。

引起血小板假性增高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血小板计数是血常规检验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常出现血小板假性增高的案例,其结果报告会对临床诊断造成误诊,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医疗差错。

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应用结果判读

血常规检查的历史比较短,1953年美国库尔特(W.H.Coulter)利用电阻抗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血细胞计数仪。1962年,我国第一台血细胞计数仪在上海研制成功,80年代开发了白细胞分类。

一波三折!从一份异常的血常规结果说起...

从最基本的血常规复检发现异常细胞开始,在形态学和流式以及活检结果冲突而使诊断陷入困境的情况下,积极和临床沟通,结合患者病情的变化,改变思路,向临床提示M6的可能。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应如何判断和处理?

不同化疗方案查血常规的频率并不一致。

患者检验血常规24次,唯独后面两次血小板异常偏高

如何准确识别样本是否存在血小板假性偏高及粗略判断假性偏高的程度,这几个参数可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