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Cell Rep :一种新方法揭示HIV如何影响大脑认知功能!

2020-03-30 生物探索 生物探索

目前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普遍应用于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即便如此,50%以上的HIV患者仍表现出健忘、困惑、行为改变和运动缺陷等症状

目前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普遍应用于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即便如此,50%以上的HIV患者仍表现出健忘、困惑、行为改变和运动缺陷等症状,即HIV相关的神经认知障碍(HIV-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AND),但由于HAND的作用机制不明确,也缺乏代表性模型,导致无法针对性治疗。

近日,佩恩牙科医学院和佩勒曼医学院以及费城儿童医院的研究者们建立了一种基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hiPSC)的模型,发现HIV感染会增强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EIF2信号。该研究发表在《Stem Cell Reports》期刊上。


DOI: 10.1016/j.stemcr.2020.02.010

通常认为,神经元不直接接触HIV,而是在感染中受损;星形胶质细胞会向突触发送促炎症因子而造成损伤;负责维持健康环境的小胶质细胞在HIV感染期间会扩张并导致炎症。研究者独立地将hiPSCs分化为前脑样兴奋性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三种类型,然后混合在一起,利用这种培养基来探索HIV感染和ART如何影响细胞。


三种细胞的分化流程,之后将其结合为Tri-culture(±HIV感染和ART)

对带有HIV感染的小胶质细胞的三种培养物进行单细胞RNA序列分析,检测到三种细胞类型细胞中存在EIF2信号,小胶质细胞中有炎症信号。之后,用EFZ(efavirenz)——抗逆转录病毒化合物治疗则极大地解决了这些特征,同时也增加了HIV感染的小胶质细胞中的RhoGDI和CD40信号,这与小胶质细胞所产的转化生长因子α的持续增加有关。


HIV感染的hiPSC Tri-culture模型中,ART治疗仍伴随神经炎症和EIF2信号存在

综上,研究者描述了源于hiPSC的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三种培养方法,并发现HIV感染会导致所有三种细胞类型的EIF2信号增强,而EFZ的单独治疗可通过RNA的表达来产生炎症信号,此外,感染的小胶质细胞可增加炎症反应,减少突触的吞噬功能。未来,希望更多科学家们可以探究HIV对大脑影响的其他方面,例如:HIV如何通过血脑屏障等。

原始出处:

James P. Garifallou, Michael V. Gonzalez, Sean K. Ryan, et.al. Neuroinflammation and EIF2 Signaling Persist despit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in an hiPSC Tri-culture Model of HIV Infection. Stem Cell Rep March 26, 202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Lancet:ART+踢杀策略用于HIV治疗

研究认为,踢杀策略在降低HIV病毒存量方面与传统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无显著差异,但这不能否定踢杀策略的有效性

NEJM:每月注射Cabotegrator-rilpivirine用于HIV治疗

研究认为,每月注射cabotegrator和rilpivirine对维持HIV-1的抑制作用不低于标准口服疗法

NEJM:Cabotegrator-rilpivirine注射方案用于HIV感染

研究认为,Cabotegravir- rilpivirine每月1次注射治疗的病毒抑制效果与口服方案相当,且治疗满意度更高

Lancet:紫杉醇是不发达地区晚期卡波西肉瘤的**方案

紫杉醇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不发达地区HIV相关卡波西肉瘤的一线治疗选择

Lancet HIV:治愈艾滋病新希望——“伦敦病人”HIV病毒检测阴性已持续30个月

研究认为,“伦敦病人”在异体干细胞移植后HIV缓解已持续30个月,且在血液、脑脊液、肠组织或淋巴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病毒

Lancet Infect Dis:HIV相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研究发现,HIV阳性的危重结核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十分常见,并导致患者30天内死亡风险增加,及时的抗结核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预后风险。

拓展阅读

Annals of Neurology: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中肠道微生物群衍生的神经调节氨基酸代谢障碍研究

本研究结果为了解肠道与微生物脑轴在 HAND 发病机制中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凸显了开发专门针对肠道微生物群的新型治疗策略的潜力。

Nature:HIV患者的福音: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多重潜在益处

研究显示,HIV感染者中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在逐渐增加,这不仅增加了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疾病的风险,也可能对HIV的管理构成挑战。

Open Forum Infect Dis:使用FIB-4、NAFLD纤维化和BARD评分对HIV和肝脂肪变性患者的晚期纤维化进行风险分层

NALFD影响了全世界约37.8%的普通人群,与2005年之前的25.5%相比有了显著上升。NALFD/NASH与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密切相关。

临床研究|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或联合利巴韦林治疗3B型HCV/HIV感染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本研究表明,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或联合利巴韦林治疗3B型HCV/HIV感染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肝硬化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需要重点监测。

罕见病例|HIV感染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1例

本文报道1例HIV感染合并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为该类疾病临床诊治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