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脑梗碰上心梗,该静脉溶栓还是机械取栓?

2024-08-24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心脑梗死是临床相对不常见但重要的疾病,其死亡率高于AMI或AIS。目前,临床对于心脑梗死的了解仍比较有限,还需更多前瞻性研究来明确其最佳治疗策略。

全球死亡病例中,32%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而其中85%可归因于心肌梗死和卒中。既往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罹患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风险有所增加,首次住院期间,每1000例心梗患者中将有11.1例罹患缺血性卒中,之后1年,患病人数将升高至21.4例。反过来,卒中也增加了心梗发生风险,研究显示,卒中后年度心梗发生率为1.7% 。考虑到两种疾病的高发病率,可能有部分人群同时患有AMI和AIS(心脑梗死)。因此,了解临床心脑梗死的情况以及患者预后,对于临床医生对患者采取合理的干预和治疗措施大有裨益。

心脑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AMI和AIS都是临床常见疾病,但心脑梗死在临床上却不算太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了解其发病率、特征、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也尚无针对心脑梗死的具体管理策略。

心脑梗死的患病率尚不明确,现有证据主要来源于病例系列研究或病例报告。一项病例系列研究纳入AIS(1683例)和AMI(1983例)患者,发现心脑梗死患病率为0.79%,该研究还提出了同期心脑梗死(即同时发生),以及异时心脑梗死(即相继发生)的概念,但目前尚不明确心脑梗死发生持续时间所代表的意义。

由于病情严重,心脑梗死患者死亡率可能更高。一项纳入44例心脑梗死患者的系统性评价研究发现,中位观察2天内,10例患者死亡。最近发表的一项基于人群的大型心脑梗死观察性研究,纳入了新加坡卒中和AMI登记处的120531例AIS和AMI患者,研究人员将患者分为AMI(74219例)、AIS(44721例)、心脑梗死[1591例,进一步划分为同期(当天,625例)和异时心脑梗死(1周内,966例)],主要研究结局为全因死亡率,次要结局为心血管死亡率。研究结果显示:

  • 相比于AMI患者和AIS患者,同期和异时心脑梗死患者30天死亡率风险分别升高141%(aHR=2.41)和180%(aHR=2.80)。

  • 相比于AMI患者,同期和异时心脑梗死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升高203%(aHR=3.03)和241%(aHR=3.41);

  • 相比于AIS患者,同期和异时心脑梗死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升高158%(aHR=2.58)和352%(aHR=4.52);

  • 相比于AMI患者,同期心脑梗死患者不太可能通过PCI和二级预防药物进行治疗(P<0.001)。

但对于同期和异时心脑梗死患者死亡率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明确,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考虑到当前缺乏心脑梗死相关国际指南,还需更多研究了解心脑梗死的致病原因和管理策略。

心脑梗死患者的管理

AMI发生后,由于左心室缺血和运动障碍、高凝状态和心外膜变化,导致左心室血栓形成,可能引起栓塞并导致缺血性卒中。冠状动脉血栓栓塞也可能同时发生在脑血管中,其常见原因之一是房颤。研究发现,相比于AIS患者,无论是同期还是异时心脑梗死患者,发生房颤比例均更高,该结果支持了心脏血栓栓塞的理论。房颤可预测严重卒中和早期死亡率,与其他亚型相比,心源性卒中的死亡率更高。此外,有研究发现,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方面,无论是同期还是异时心脑梗死患者得分均高于AIS或AMI,提示心脑梗死患者卒中更严重,也支持了心源性栓塞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心脑梗死患者而言,加强对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心脏监测或有益于患者健康。

此前有研究发现,同期和异时心脑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静脉介入治疗后,死亡率并未明显下降。因此,心脑梗死患者不太可能接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循证治疗,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溶栓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但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科学声明建议,对于心脑梗死患者而言,以最大0.9 mg/kg的卒中剂量(低于心梗治疗剂量)静脉注射阿替普酶,然后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合理的。科学声明中未考虑机械取栓(EVT),但前面的研究却发现,相比于AIS或异时心脑梗死患者,同期心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率更高,且患者住院全因死亡率和30天全因及心血管死亡率均较低,支持对于特定心脑梗死取栓或许是可行的。因此,基于当前循证医学证据及研究人员治疗经验,文章提出对于心脑梗死患者,可先考虑0.9 mg/kg的静脉溶栓,再考虑机械取栓和PCI。在决定采取机械取栓和PCI之前,应充分考虑到冠状动脉或脑血管闭塞的位置,以及操作的可行性。此外,还需进一步明确相关治疗措施有效性、安全性、干预实施时间和顺序等。

小结

总之,心脑梗死是临床相对不常见但重要的疾病,其死亡率高于AMI或AIS。目前,临床对于心脑梗死的了解仍比较有限,还需更多前瞻性研究来明确其最佳治疗策略。

参考资料

[1]Mak LY, Liu K, Chirapongsathorn S, et al. Liver disease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burden, trends,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4 Aug 15. doi: 10.1038/s41575-024-00967-4. 

作者:医学新视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24-08-26 tjdsyyzg

    为了尊敬作者,应该注明作者姓名和单位。郑刚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0

相关资讯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研究位列2023年亚洲心血管医学领域杰出研究榜首

“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结局”主要披露了“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研究)。

低体重女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细小前降支分叉病变Crush双支架开通血管

患者女性,66岁,体重40kg,因反复胸痛1个月,加重1小时急诊入院。

术后死亡丨急性心梗左、右冠脉均闭塞,开通左主干恢复左冠脉血流后患者很快死亡

40 岁男性因急性广泛前壁 STEMI 入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左冠脉血流恢复但右冠脉无狭窄,患者返回病房后心搏骤停死亡,死因是主动脉夹层。

Small:上海大学曹亚/贝毅桦/赵婧使用CRISPR-Cas系统协同检测循环RNA及时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该研究基于CRISPR-Cas系统开发了一种检测circRNA的电化学方法。

惊心动魄的救治——一例特殊的STEMI患者

患者女性,73岁,自述冠心病史多年,具体叙述不清。

JAHA:急性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改善心力衰竭的预测因素和长期临床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后HFimpEF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较好的长期临床结局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