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变化将致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

2019-04-20 岱西 中国循环杂志

大多数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中,房颤发生晚于肥厚型心肌病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发病过程中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在房颤发病中扮有什么角色?

大多数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中,房颤发生晚于肥厚型心肌病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发病过程中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在房颤发病中扮有什么角色?

阜外医院乔树宾、田宏伟等研究发现,与单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相比,合并房颤患者室间隔心肌纤维化比例明显升高,微血管密度下降。

首先,免疫组化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染色室间隔心肌微血管和心肌纤维化,结果显示,与未合并房颤组患者相比,合并房颤组患者心肌纤维化百分比增高,微血管密度减低。

而且纤维化百分比与微血管密度在所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未合并房颤患者、合并房颤患者中均呈负相关。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左心房内径后,微血管密度下降仍然是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纤维化比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者指出,这提示在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中,微血管稀疏对心肌纤维化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微血管生长,可能会抑制心肌纤维化。

该研究共纳入48 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 例合并房颤,36 例未合并房颤),并对其室间隔切除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和 Masson 染色。

作者:岱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9-04-24 121d4001m66暂无昵称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Autophagy:体内体外实验证实吞噬体成熟受阻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病理变化的基础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雅各布医学与生物医学科学院眼科学系(罗斯眼科研究所)和生物化学系的Ramachandra Rao S近日在Autophagy发表了一篇重要的研究论文。他们构建Smith-Lemli-Opitz综合征(SLOS)动物模型,并研究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病变的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