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研究表明,南方城市、老年人和男士受PM2.5影响更大

2017-03-21 朱朱 中国循环杂志

近年来,PM2.5(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 μm的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国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锐明等对石家庄、哈尔滨、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和西安7个城市数据进行分析后证实,PM2.5短期污染显着增加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近年来,PM2.5(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 μm的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国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锐明等对石家庄、哈尔滨、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和西安7个城市数据进行分析后证实,PM2.5短期污染显着增加血管病死亡风险。

研究发现,不同城市间差异较大,广州效应最强,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居民血管病日死亡率增加1.422%。

研究者指出,“虽然广州的大气PM2.5日均浓度稍低,但南方城市的气温相对较高,建筑特征和北方不同,开窗通风较多,从室外渗透到室内的颗粒物较多,因此居民实际暴露量较大。”

分层分析结果显示,PM2.5对男性每日心血管病死亡率的影响高于女性。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男性和女性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增加0.371%和0.199%。随着年龄增长,PM2.5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逐渐增强,即对老年人的影响更大。

单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PM2.5对心血管病死亡的影响从当天到滞后2天递减。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居民心血管病日死亡率增加0.315%。

PM2.5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关系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显示,随着污染物浓度升高,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比呈上升趋势,但污染物浓度高于100 μg/m3时,曲线斜率反而区趋于更平坦。

该研究收集了上述7个城市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PM2.5日均浓度数据、同期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和气象监测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和半泊松分布连接的方法,控制长期和季节趋势、气象因素及“星期几效应”的影响,在分城市水平和多城市水平分析中国7个城市大气PM2.5日均浓度和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相关性。

原始出处
梁锐明,殷鹏,王黎君,等.中国7个城市大气PM2.5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急性效应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3):283-289.

作者:朱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WHO呼吁各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共同维护人类健康

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声明,呼吁各国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共同维护人类健康。气候变化造成的最严重危害是导致大量人口死亡。WHO估计每年有700多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这意味着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2030~2050年间,WHO估计气候变化每年将多造成约25万人死于营养不良、疟疾、腹泻和气温过高。WHO指出,气候变化可以影响健康问题的社会和环境决定因素,包括清洁的空气

Diabetes Care:空气污染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先前有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会导致2型糖尿病(T2D)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不过关联背后潜在的机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评估。因此研究者假设控制污染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和分泌以及血脂质水平,进而导致T2D发病率死亡率的增加。该研究纳入了1023名参与者,均来自BetaGene研究(墨西哥裔美国人胰岛素抵抗和胰腺β细胞功能研究)。所有参与者均进行了DEXA和口服、静脉糖耐量试验,完成日常饮食和运动的问卷调查。通过

雾霾天需戴口罩吗?戴与不戴差别有多大?

每当雾霾天来临的时候,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群纷纷开始戴上了口罩。然而戴口罩毕竟有很多不便,尤其是冬天戴眼镜的人时常被呼出的水雾困扰。人们通常的习惯是在室外行走的时候戴上口罩,到了室内,比如回到家,或者到达办公室摘下口罩。那么口罩是否真的可以对人体产生有效的保护呢?我们外出出行是否必须戴口罩呢?要想搞明白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暴露(exposure)这个概念。暴露是衡量一个污染环境对人体的健康程度

Stroke:PM2.5可怕,短期暴露更可怕!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短期暴露于PM2.5(1天内)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重霾之下 动画演示PM2.5如何侵入人体

12月3日-4日,一团浓霾笼罩华北。同期,一个与雾霾有关的动画视频也刷爆朋友圈。这个视频颇具创意,站在雾霾细颗粒物(PM2.5)的角度,讲述他们进入人体并产生攻击的过程。这种细颗粒物中含有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经过鼻孔、咽喉、下呼吸道到达肺泡。人类吸入这种细颗粒物后,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还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引发血栓。有人评价,该动画把雾霾细颗粒物侵入人体的过程刻画得生动有趣,但我

PNAS:通过膳食补充B族维他命能够减少PM2.5颗粒对机体细胞线粒体的损害

通过膳食补充B族维他命能够减少PM2.5颗粒对机体细胞线粒体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