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2016冠心病重磅研究汇总(TOP 10)

2016-12-24 MedSci MedSci原创

转眼间,2016即将走到尾声,这一年总有那么多硕果,本文小编就为大家汇总“2016冠心病重磅研究”,与大家分享。冠心病是全球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尽管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方法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死亡率仍占全世界总疾病死亡率的30%,远远超过癌症等其他疾病,预计到2030年由心血管疾病造成的花费将达到10440亿美元。【1】强化降压不能过头!舒张压<60 mmHg易

转眼间,2016即将走到尾声,这一年总有那么多硕果,本文小编就为大家汇总“2016冠心病重磅研究”,与大家分享。

冠心病是全球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尽管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方法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死亡率仍占全世界总疾病死亡率的30%,远远超过癌症等其他疾病,预计到2030年由心血管疾病造成的花费将达到10440亿美元。

【1】强化降压不能过头!舒张压<60 mmHg易新发冠心病和死亡(ARIC研究)

2016年8月30日在ESC 2016年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低舒张压与亚临床心肌损伤和冠心病事件具有相关性,并且在脉压升高者中尤为显著。当调整治疗使舒张压<140 mmHg时,可能须审慎确保舒张压不低于70 mmHg,尤其不应低于60 mmHg。论文同期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

此项研究从ARIC研究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中纳入11565例成人受试者,并评估了舒张压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的相关性,以及舒张压与冠心病、卒中或死亡事件的前瞻相关性。受试者平均基线年龄为57岁,女性占57%。

结果显示,与基线舒张压为80~89 mmHg的受试者相比,舒张压<60 mmHg和60~69 mmHg受试者基线时hs-cTnT≥14 ng/L的校正比值比分别为2.2和1.5。基线时低舒张压与基于6年期间hs-cTnT估计年度变化的进展性心肌损伤具有独立相关性。与舒张压为60~69 mmHg相比,舒张压<60 mmHg与新发冠心病和死亡具有相关性,但与卒中无关。舒张压和新发冠心病与基线hs-cTnT≥14 ng/L具有最显著相关性(交互作用P值<0.001)。在基线收缩压≥120 mmHg的受试者中,低舒张压与hs-cTnT升高和新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最为显著。(文章详见--强化降压不能过头!舒张压<60 mmHg易新发冠心病和死亡(ARIC研究)

【2】Int J Cardiol: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的死亡率相关

非高密度脂蛋白(HDL)的胆固醇水平,一般不受空腹状态或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可能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心血管事件。本研究旨在探讨一般日本人群中,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致命性冠状动脉事件和卒中的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从NIPPON DATA 90个前瞻性队列研究中,从1990年对8383名受试者随访20年。排除无血脂或协变量数据者666例,561例75岁以上,274例心血管疾病史,181例有降脂治疗,6701名受试者纳入这一分析卒中死亡。

结果:在这期间,69名受试者死于冠心病和112例死于卒中。校正年龄和性别后,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9mmol/l的参与者相比,非HDL胆固醇水平3.9-4.3mmol/l,4.4-4.8mmol/l和≥4.9mmol/l冠心病死亡率的危险比分别为1.27(95% CI  0.65-2.49)、1.81(95% CI 0.92-3.55)和2.40(95% CI 1.30-4.43)。即使校正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时,相关性仍存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卒中死亡率没有相关性。

结论:在一般的日本人群中,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未来死亡率明显相关,但不与卒中的死亡率相关。(文章详见--Int J Cardiol: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的死亡率相关

【3】Am J Clin Nutr:吃鸡蛋不会增加冠心病风险!

对于普通人群,膳食中胆固醇对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不大,不过如果是携带ApoE4基因的人群,则影响会强一些。当前并没有针对ApoE4表型人群关于膳食胆固醇摄入和冠心病(CAD)风险的研究。

因此研究者对1032名42-60岁男性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基于人口的研究,调查膳食中胆固醇摄入和鸡蛋(胆固醇主要来源)摄入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846名男性)和CAD发生风险间的联系。

研究数据显示,纳入男性中ApoE4表型占32.5%,随访的20.8年间,发生了230例CAD。鸡蛋或胆固醇的摄入与CAD发生风险无关。每天多吃一个鸡蛋(55g)对ApoE4非携带者和携带者的影响分别为:HR=1.17 (95% CI: 0.85, 1.61)、HR=0.93 (95% CI: 0.50, 1.72)(P-interaction = 0.34);每天多摄入100mg胆固醇对ApoE4非携带者和携带者的影响分别为:HR=1.04 (95% CI: 0.89, 1.22)、HR=0.95 (95% CI: 0.73, 1.25) (P-interaction = 0.81)。无论是鸡蛋还是胆固醇的摄入量均与CCA-IMT无关。

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不是ApoE4携带者,鸡蛋或胆固醇的摄入量与CAD风险增加无关。(文章详见--Am J Clin Nutr:吃鸡蛋不会增加冠心病风险!

【4】J Intern Med:10年数据表明,适度饮酒降低冠心病风险

先前的研究表明,适度饮酒对心脏代谢起保护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联系?我们假设炎症途径是这种关联的基础。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酒精摄入情况与炎症标记物之间的关联,以及炎症标记物随时间的变化率。

研究纳入了8209名参与者(69%为男性,平均年龄50岁(SD 6.1)),均来自British Whitehall II研究。从1985年到1994年近10年的时间里,通过多达三种测量指标,将参与者分类:从不饮酒者、稳定的适度饮酒者、稳定的重度饮酒者、偶尔饮酒(不稳定)、既往饮酒者。在随访的12年时间里,测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 6和IL-1受体拮抗剂(IL-1 RA)。

结果显示,与从不饮酒者、稳定的重度饮酒者、偶尔饮酒(不稳定)、既往饮酒者相比,稳定的适度饮酒者有更低的CRP水平;但随着时间,CRP的变化率没有组间差异。不饮酒者和稳定的重度饮酒者一样,有更高的IL-6水平;此外,稳定的重度饮酒者,其IL-6变化率随着时间在增加。不饮酒者还有更高的IL-1 RA水平。校正混杂因素后,这些联系仍存在。

本项长达十年的研究表明,长期稳定的适度饮酒可以对炎症标志物产生有利影响,进而降低冠心病风险。(文章详见--J Intern Med:10年数据表明,适度饮酒降低冠心病风险)

【5】BMJ研究新闻:孤独会增加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来自英国约克大学的一项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与其他公认的危险因素如焦虑或有工作压力等相似,孤独和隔离可增加30% 脑卒中或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该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Heart。

目前认为缺乏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可增加机体的患病率,但是这些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尚未清楚。

通过系统回顾了高收入国家的所有纵向研究,研究人员探究了孤独或社会隔离与冠心病(CHD)和脑卒中发病率之间的关联。研究共纳入了16项纵向研究,包括181000名成人,在3-21年的随访期间,4628名研究对象发生了CHD,3002名研究对象发生了脑卒中事件。

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关系较差(定义为与他人缺乏联系的消极观念)可增加CHD 29%的发病风险,且增加脑卒中32%的发生风险。亚组分析显示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关系较差与CHD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研究人员说道,“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孤独和社会隔离可有益于减小CHD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在一篇附随社论中,来自美国杨伯翰大学Julianne Holt-Lunstad 和Timothy Smith写道,“随着欧洲和北美孤独及社会隔离程度的增加,医学科学需要正视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文章详见--BMJ研究新闻:孤独会增加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6】JAMA:新模型可更好的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后的风险

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准确分层对于决定治疗方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循环蛋白质的大规模分析方法来推导并验证得分以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后的风险。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推导队列中,参与者来自2000-2002年在旧金山注册的门诊病人,随访至2011年11月(≤11.1年)。验证队列中,参与者来自2006-2008年注册的门诊患者,随访至2012年4月(5.6年)。利用改进的适体,分别测定血浆样品中的1130种蛋白质。

总而言之,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来说,在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中,基于9种蛋白表现的次级事件风险评分优于改进Framingham的风险评分,但仍然只提供了中等水平的判别精度。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以评估低风险人群中该评分是否更准确。(文章详见--JAMA:新模型可更好的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后的风险

【7】BMC Public Health:长达11年的观察性研究表明悲观可增加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近日,据来自芬兰Päijät-Häme中心医院精神病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中,越是悲观越容易发生死亡。

该研究共纳入了2267名男性和女性,基线时期(2002年)年龄为52-7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11年。基线时,所有研究对象完成生命导向测试(LOT-R),LOT-R可通过一系列的陈述来评估受试者的悲观及乐观情绪,例如“在不确定的时间,我通常期望最好的”,以及“如果某些事情可能是我的错误,那就是错了”。所有研究对象回答他们与这些声明的匹配率,用0(并非所有)到4(非常多)表示。随访过程中,121名参与者死于冠心病,这些研究对象基线时期的悲观水平更高一些。

在长达11年的随访期间,与悲观情绪水平四分位数最低的参与者相比,那些四分位数最高的参与者死于冠心病的几率高2.2倍。然而,研究人员发现,乐观并不能预防冠心病患者的死亡。随访期间,乐观水平高与乐观水平低的参与者之间其冠心病死亡率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虽然这些结果仅是纯粹的观察性结果,并不能证明悲观与冠心病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结果表明,悲观情绪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死亡率的一个指标。(文章详见--BMC Public Health:长达11年的观察性研究表明悲观可增加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8】Lancet子刊:血浆尿酸浓度和冠心病风险:孟德尔随机分析

循环系统中血浆尿酸浓度增加与冠心病风险增加相关,但尿酸对冠心病风险影响的病因学仍旧不清晰。最新在2016年1月15日,在线发表于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使用孟德尔随机分析对尿酸在冠心病风险方面的病因学进行了阐明。

研究首先采用固定效应荟萃分析观察血浆尿酸和冠心病风险的关系,然后使用传统孟德尔随机方法,基于31尿酸相关单核苷酸多肽(SNPs)遗传工具探究相关病因。为解释是特定SNPs,而非尿酸与危险因素的潜在多效相关,研究额外进行了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分析,SNPs相关的遗传因素,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作为协变量;Egger孟德尔随机分析(Egger Mendelian randomisation analysis )评估无法测量的多效性病因。

共纳入17项前瞻性观察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包含166486名受试者,发生9784例冠心病事件,增高1个标准差尿酸浓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OR值为1.07(95%CI1.04-1.10)。58项研究,198598名受试者,15877例冠心病事件的传统、多变量调整、Egger孟德尔随机分析,每增加1个标准差尿酸浓度的OR是1.18(95%CI 1.08-1.29)、1.10(1.00–1.22)、1.05(0.92-1.20)。

传统和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分析提示,在冠心病进展过程中,尿酸是病因,但可能是被阴性基因多效性抬高了评估值。Egger孟德尔随机分析,解释基因多效性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可能无因果效应。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尿酸水平降低对预防冠心病试验中,比其他潜在干扰因素的优先等级。(文章详见--Lancet子刊:血浆尿酸浓度和冠心病风险:孟德尔随机分析

【9】Circulation: 应用他汀药物后,血脂和冠心病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减弱

2001年胆固醇治疗指南发表后,US冠心病成人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增加。

方法:研究者收集REGARDS研究中的9578名受试者及KPSC中346 595人,2003年到2007年间的血脂水平,评估血脂和CHD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者也收集了1987到1989 ARIC研究中14 590名受试者的血脂水平,对其进行相同的分析。分析限制在45到64岁间,没有CHD,也没有服用他汀类药物的黑人和白人。基线时,检测受试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

结果:在ARIC研究中,低密度脂蛋白较高的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脑卒中病史、和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增加,但在REGARDS和KPSC研究中没有增加。在8.9年的随访中,REGARDS研究中,225例冠心病事件发生,在KPSC研究中, 6547例CHD事件发生,在ARIC研究中,583例冠心病事件发生。多变量校正后,ARIC研究中,不良的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较高相关。这些相关性在REGARDS研究和在KPSC研究中减弱。例如,ARIC研究,REGARDS研究和KPSC研究中,最高与最低四分位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6与≤102毫克/分升)的相关的HR分别为:1.89(95%CI,1.42-2.51),1.25(95%CI,0.81-1.92)和1.49(95%CI,1.38-1.61)。

结论:高风险CHD患者中应用他汀类药物,血脂和CHD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可能是下降的。(文章详见--Circulation: 应用他汀药物后,血脂和冠心病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减弱

【10】BMJ:绝经后女性增加酒精摄入量后乳腺癌风险增加,但冠心病风险降低

该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在绝经后女性中,与那些有稳定的酒精摄入量绝经后女性相比,在五年期间增加她们的酒精摄入量后她们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并且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风险降低的假设。

来自丹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该研究在1993-2012年的丹麦进行。

在1993-1998年和1999-2003年的两个连续测试中,共有21523名绝经后女性参加饮食、癌症和健康研究。酒精摄入量的信息是由参加者完成调查问卷获得。

主要检测指标为在11年的随访过程中乳腺癌、冠状动脉心脏疾病、以及全因死亡率。信息是从丹麦癌症登记,丹麦医院出院登记,丹麦死因注册,和国立中央登记处获得。研究人员根据酒精摄入量5年变化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估计风险比。

在研究期间,分别有1054例乳腺癌,1750例冠状动脉心脏疾病,2080例死亡发生。三次样条函数五年酒精摄入变化的分析模型显示,五年内酒精摄入量增加的女性与稳定酒精摄入的女性相比,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但冠状动脉心脏疾病风险较低。例如,调整了年龄、教育程度、身体质量指数、吸烟、地中海饮食评分、奇偶校验、生育次数、和激素替代疗法后,每周增加7或14份饮料的女性(对应于每天一份或两份或更多)与稳定摄入量的女性相比,乳腺癌风险比分别为1.13(95%可信区间为1.03至1.23)和1.29(1.07至1.55)。对于冠状动脉心脏疾病,调整了年龄、教育程度、身体质量指数、地中海饮食评分、吸烟、体育锻炼、高血压、胆固醇升高、和糖尿病后,相应的风险比分别为0.89(0.81至0.97)和0.78(0.64至0.95)。五年内减少酒精摄入的女性与乳腺癌或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风险并没有显著相关性。全因死亡的分析表明,从较高的酒精摄入量 (每周≥14份)增加到更高的摄入量,比那些有稳定较高摄入量的女性有更高的死亡风险。

在这项绝经后女性超过五年的研究中,研究结果支持了酒精摄入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并减少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风险的假设。(文章详见--BMJ:绝经后女性增加酒精摄入量后乳腺癌风险增加,但冠心病风险降低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6-12-26 QQ713279ab

    年终总结,辛苦了!

    0

  2. 2016-12-26 xxxx1054
  3. 2016-12-25 SAd

    汇总做的好

    0

  4. 2016-12-24 虈亣靌

    谢谢分享,很多内容,慢慢看吧

    0

相关资讯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

简要介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常务委员会一致认为,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制定过程规范,选择指标结合临床实际,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特此发布并建议在行业内推广应用,以促进病证结合防治冠心病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

BMC Public Health:长达11年的观察性研究表明悲观可增加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近日,据来自芬兰Päijät-Häme中心医院精神病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中,越是悲观越容易发生死亡。 然而,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保持很乐观的心态竟不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该研究共纳入了2267名男性和女性,基线时期(2002年)年龄为52-7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11年。 基线时,所有研究对象完成生命导向测试(LOT-R),LOT-R可通过一系列的陈述来评

从菜鸟到高手:冠心病介入治疗实战技巧分享

本人在基层医院从事介入工作十一年,并曾数次到多家三甲医院学习介入,初步有了点经验。看国内诸多介入书籍,讲大方法、方向的多,讲实际操作细节的极少。而我们介入工作是一实际操作性的工作,理论再丰富,再简单的冠脉病变,可能也做不下来。所以,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介入中的点点滴滴,以期共同促进共同提高!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多数习惯股动脉操作的术者用泰尔茂的多功能导管进右冠时多不习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

长久以来,甘油三酯(TG)和冠心病的关系一直处于争议之中。早期的争议源于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之间存在的负相关性。校正HDL-C水平可能影响TG评估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新的争议来自究竟应在空腹还是在非空腹状态检测TG,哪种状态下的TG水平对冠心病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更大。血浆中升高的TG水平标志着乳糜微粒(CM)和(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颗粒的增多,后两者因富含TG而被

JACC:高灵敏度肌钙蛋白可预测冠状动脉事件

心肌肌钙蛋白在没有心血管疾病症状或体征的群体中是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这种关联的机制是不确定的,并且肌钙蛋白测试在预防冠心病中的作用也尚未确立。本研究试图确定肌钙蛋白浓度(通过他汀类药物修饰后)是否可以预测冠状动脉事件,并反映一级预防人群中对治疗的反应。WOSCOPS研究(西苏格兰冠状动脉预防研究)将具有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没有心肌梗死史的男性随机分配接受普伐他汀40mg每日一次,或接

糖尿病性冠心病,如何治疗?

冠心病是“糖心病”的最常见类型,大约占80%。与普通冠心病人相比,糖尿病人冠心病的病情更加复杂,治疗难度更大。在治疗方面,可采取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除了严格控制血糖以外,还要积极采取降压、调脂、抗凝等措施。一、重视非药物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饮食,在心脏允许的情况下坚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等),积极控制体重,限酒戒烟,保持作息规律及心态平和。二、控制高血糖、避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