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N指南抢“鲜”读之—结肠癌的辅助治疗(2016.V2)

2016-01-15 MedSci MedSci原创

2016年NCCN结肠癌最新指南Version 2.2016新鲜出炉啦!小编就其中辅助治疗(Adjuvant therapy)方案选择的原则,常用的治疗方案、用药、剂量,Ⅱ期结肠癌危险度评估以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等临床实用及热点部分做一介绍,供各位客官尝鲜。 一、辅助治疗的原则 1、对于Ⅲ期结肠癌:FOLFOX方案优于5-氟尿嘧啶/亚

2016年NCCN结肠癌最新指南Version 2.2016新鲜出炉啦!小编就其中辅助治疗(Adjuvant therapy)方案选择的原则,常用的治疗方案、用药、剂量,Ⅱ期结肠癌危险度评估以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等临床实用及热点部分做一介绍,供各位客官尝鲜。

一、辅助治疗的原则

1、对于Ⅲ期结肠癌:FOLFOX方案优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优于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或CapeOx是首选方案,FLOX可作为其替代方案。

2、对于Ⅲ期结肠癌:卡培他滨与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效果相当。

3、对于Ⅱ期结肠癌: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基础上添加奥沙利铂还未证明生存期获益。FOLFOX方案可应用于高危Ⅱ期结肠癌患者,但不推荐用于中低危Ⅱ期结肠癌。

4、对于70岁及以上患者: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基础上添加奥沙利铂尚未证明获益。

5、对于Ⅱ、Ⅲ期结肠癌患者:除入组临床实验外,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伊立替康、阿柏西普、雷莫芦单抗、瑞戈非尼或者三氟尿苷+tipiracil不可用于辅助治疗。

二、 辅助治疗的用药方案和推荐剂量

治疗方案 用法用量
mFOLFOX6方案

奥沙利铂 85mg/m2,IV(静脉输注),D1

亚叶酸钙400mg/m2,IV(静脉输注),D1

5-氟尿嘧啶 400mg/m2,IV bolus(静脉推注),D1;随后1200mg/m2/d×2天(46-48小时内共计2400mg/m2)持续静脉输注

每2周重复

FLOX方案

5-氟尿嘧啶 500mg/m2,IV bolus(静脉推注),每周1次,×6周+亚叶酸钙500mg/m2,IV(静脉输注),每周1次,×6周

每8周1个周期×3个周期;

在每一个周期的第1,3,5周应用奥沙利铂 85mg/m2,IV(静脉输注)×3个周期

卡培他滨方案

卡培他滨 1250mg/m2,1天2次,每3周的第1-14天用药,共计24周

CapeOx方案

奥沙利铂 130mg/m2,静脉输注2小时,D1

卡培他滨 1000mg/m2,每3周的第1-14天用药,共计24周

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

亚叶酸钙500mg/m2,静脉输注2小时,每周1次,×6周+5-氟尿嘧啶 500mg/m2,静脉推注(亚叶酸钙输注开始1小时后),每周1次,×6周

每8周1个周期×4个周期

简化双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静脉输注方案(sLV5FU2)

亚叶酸钙400mg/m2,IV(静脉输注),D1

5-氟尿嘧啶 400mg/m2,IV bolus(静脉推注,在亚叶酸钙静脉输注后),D1;随后1200mg/m2/d×2天(46-48小时内共计2400mg/m2)持续静脉输注

每2周重复

 

三、 II期结肠癌危险度评估的原则

1、患者/医生应讨论治疗方案潜在的利弊,包括预后。支持治疗的证据、治疗获益的间接证据、治疗相关的死亡率、高危的特征和病人的意愿都应在讨论中体现。

2、决定是否进行辅助治疗时,以下因素需要考虑:

1)术后检出淋巴结数目(<12)

2)不良预后因素,如组织分化差(排除MSI-H),淋巴管/血管侵犯,肠梗阻,神经侵犯,局限性肠穿孔,切缘接近、不确定或阳性。

3)并发其他伴发病和预期寿命

3、辅助化疗改善生存率不超过5%。

4、Lynch综合征应行MSI(微卫星不稳定性)或MMR(错配修复)检测:

1)70岁及以下诊断结直肠癌患者以及符合Bethesda指南的大于70岁患者均应行Lynch综合征肿瘤检测(免疫组化检测MMR或者PCR检测MSI)。

2) 所有Ⅱ期患者均应行MMR或MSI检测,因为MSI-H的Ⅱ期患者预后较好,且不会从5-氟尿嘧啶辅助治疗获益。

四、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决定Ⅱ期结肠癌患者是否应用辅助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证据显示MSI是预后良好的标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的Ⅱ期结肠癌单独应用5-氟尿嘧啶辅助治疗方案获益较少,甚至会有不良影响。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或者基因修饰(如甲基化)会导致MMR蛋白缺失和MSI。在Lynch综合征患者中已发现MMR基因的生殖系突变MLH1,MSH2,MSH6和/或PMS2或EpCAM,这些突变可以解释2%-4%的结肠癌发病。大约19%的结直肠肿瘤中有体细胞MMR缺失,52%的结肠肿瘤中发现MLH1基因的过甲基化。

检测到MSI的肿瘤,按照检测标记物不稳定性的程度分为MSI-H(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或MSI-L(低度微卫星不稳定);未检测到此项特性的肿瘤分类为MSS(微卫星稳定)。具有MMR缺失(dMMR)状态的患者在生物学上与MSI-H属于同一群体。

PETACC-3临床试验的数据显示,Ⅱ期结肠癌中MSI-H特性比Ⅲ期结肠癌更普遍(22% vs.12%,P<0.0001)。在另一项更大的研究中Ⅳ期结肠癌MSI-H仅为3.5%。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具有MSI-H(如dMMR)特征的肿瘤发生转移的可能性会降低。

事实上,已有大量证据证明,在Ⅱ期结肠癌中,MMR蛋白表达缺失或者MSI-H是预后良好的标志;其中的许多研究同时提示MMR蛋白表达缺失或者MSI-H是预示氟尿嘧啶类单药辅助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受损)的标志 。

鉴于MSI-H的Ⅱ期结肠癌预后较好并且不能从5-氟尿嘧啶辅助治疗中受益,专家组建议所有Ⅱ期结肠癌患者均应行MMR或MSI检测,并且低危的具有MSI-H特征的Ⅱ期结肠癌不应行辅助治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具有MSI-H特征的Ⅱ期结肠癌,组织分化差不再认为是高危因素。

另外,年龄≤7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和年龄大于70岁但符合Bethesda指南的患者均应行MMR检测以排除Lynch综合征。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9)
#插入话题
  1. 2016-04-10 忠诚向上

    值得学习

    0

  2. 2016-04-10 忠诚向上

    值得学习

    0

  3. 2016-04-10 忠诚向上

    值得学习

    0

  4. 2016-04-10 忠诚向上

    值得学习

    0

相关资讯

Ib期肺癌,如何合理开展辅助治疗?

我国早期肺癌治疗的主要问题就是“过度治疗”:以前认为辅助化疗对I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效,但大量研究证据表明这样治疗的益处并不大,从长远看化疗药物甚至会带来损伤;2008年发表的一项评价Ⅰ期肺癌辅助治疗疗效的研究对患者追踪了7年,发现死亡的患者大多不是死于癌症,而是化疗的毒副作用。但是,很多医生仍对ⅠB期患者进行辅助化疗,他们觉得把能用的治疗措施都用足了,患者出问题就不是他们的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