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拥军教授:我国新版血脂指南的可取之处,明确了缺血性卒中他汀治疗的长期应用

2016-10-2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拥军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制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我国的血脂异常及相关疾病的防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翘首九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终在10月24日正式发布。九年间,大量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涌现,国内外指南相继发布。依托循证证据,借鉴欧美血脂相关指南,以及参考我国疾病谱的改变,来自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

2007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制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我国的血脂异常及相关疾病的防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翘首九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终在10月24日正式发布。九年间,大量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涌现,国内外指南相继发布。依托循证证据,借鉴欧美血脂相关指南,以及参考我国疾病谱的改变,来自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以及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的专家共同制定了本次血脂指南的更新。相信本次更新将进一步对我国现阶段及未来血脂异常级相关疾病的防控做出更大贡献。


王拥军教授

       
对于神经科医师而言,本次指南最大的更新之处在于,将卒中患者纳入“特殊人群血脂异常管理”部分,对实际临床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2014年发布的《中国缺血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一致,新版血脂指南同样将非心源性缺血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定义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此外,与《中国缺血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的治疗原则相同,新版指南再次强调了他汀类药物的一线治疗地位,其中明确推荐,在临床工作中,应首选他汀类药物以降低缺血性卒中或TIA等ASCVD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I类推荐,A级证据),并且在他汀应用取得预期疗效后应继续长期应用,如能耐受应避免停用。

新版血脂指南推荐,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均推荐给予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以减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危险(I类推荐,A级证据)。这一推荐的证据同样源自“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脑卒中”(StrokePrevention by Aggressive Reduction in Cholesterol Levels, SPARCL)研究。作为迄今为止唯一针对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二级预防的大型RCT。其结果显示了强化降低胆固醇(阿托伐他汀每日80mg)显著降低卒中复发风险。在患者随机分组约1年时,阿托伐他汀组与安慰剂组的曲线即出现分离,第5年可使脑卒中的相对风险降低16%,主要冠脉事件风险降低35%。并且其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病因亚型,性别,年龄,基线胆固醇水平,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及糖尿病的患者,长期他汀治疗均带来获益。尽管SPARCL研究持续时间为5年,入选的患者在研究结束后仍在继续坚持他汀治疗。

有效的二级预防是减少卒中复发和死亡的重要手段,而更重要的在于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能否达成有效二级预防的关键。来自我国卒中登记(CNSR)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的卒中复发率高达17.7%。尽管在院内,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比例持续提升,但在患者出院后治疗的情况不容乐观。ChinaQuest研究显示,在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后1年时,仅有17%的患者继续接受他汀治疗。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及稳定性冠心病相似,缺血性卒中/TIA在我国具有高复发风险,低治疗依从的特点。新版血脂指南对于非心源性缺血卒中或TIA患者长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做出了明确推荐的同时,也肯定了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总体安全性。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的发布对于我国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的他汀治疗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实践指导:再次肯定了他汀类药物的一线治疗的地位,明确了长期他汀治疗的原则。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采用规范治疗方案,长期坚持治疗,以提升卒中医疗质量,从而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还在被临床的各种问题折磨?
还在为科研工作抓狂?
今天,我们用访谈的形式采访了各大医院的名咖,他们为我们解答临床各种疑难杂症;给我们提供成功的科研之路

点击此处,马上聆听!!!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拥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6-11-14 ghy

    好!

    0

  2. 2016-11-01 136****0753赵

    值得学习。

    0

  3. 2016-11-01 136****0753赵

    值得学习

    0

相关资讯

2016EASD: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未来新希望

会议快讯全球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持续走高,关于降糖新药的探索也不断获得进展。第52届EASD“糖尿病药物展望”专题上,H.N.Hong教授和S. Bolze教授分别展示了YH25724和PXL770两项新药研究的成果。2016年EASD年会专题新型长效GLP-1/FGF21双激动剂YH25724——持续控糖、减重、改善血脂 代谢紊乱往往由多种复杂因素导致,因此针对多重代谢通路的治

盘点:2016血脂异常指南共识一览

欧洲每年有4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女性多于男性(220万 55%:180万 45%)。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预防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影响、降低健康风险,甚至可能减少80%的心血管疾病。本文小M就为大家盘点有关血脂指南共识,与大家分享学习。【1】2016年8月27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在其年会上颁布了最新的《血脂异常管理指南》,首先对血脂异常进行危险分层,需要考虑

这8种食物有助降胆固醇

现代人常在不知不觉间吃了太多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在此介绍8种可以降低胆固醇的食物,帮助你避免心血管疾病。1.黄豆豆类是大自然中,最便宜、最普遍、最有效的抗胆固醇食物,美国肯德基大学医学院詹姆士安德鲁博士认为。研究指出,每天吃28克的豆类食物,可以降低10%总胆固醇、LDL(坏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核准食品业者可以在黄豆食品上标示,黄豆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保

GW-ICC 2016:血脂管理,在困惑中前行

血脂管理理念不断更新,靶目标的设定、强化他汀治疗还是联合用药,国外指南众说纷纭;是否取消饮食胆固醇限制、Lp(a)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等血脂领域热点话题,引发热议。面对血脂领域的争议和困惑,临床医生应如何决策?在2016年10月15日“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论坛”上,各位血脂领域专家各抒己见。▲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专场气氛热烈畅谈血脂领域话题畅谈血脂领域话题论坛共设血脂分层管理、血脂领域基础与临

重磅!201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更新要点解析

最新一版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已于2016年10月24日正式发布,距2007年发布的上一版指南已接近十年。近十年间,血脂领域无论在循证证据还是在药物研发方面均有进一步更新。在诸骏仁教授和高润霖教授领导下,指南制定专家组以我国流行病学数据及随机对照研究证据为基础,结合我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的国情,同时参考国际指南的变迁,修订工作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临床指南制定的标准流程,在指南修

血脂高?怎么调?送你“三大法宝”

导语:很多人都是噢在体检时意外发现高血脂,高血脂症是血脂代谢异常的表现,由于血脂升高本身并不引起症状,很多人未能在哦公司起来。这相当于给自己的身体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过多的脂质会逐渐沉淀在血管壁,引起血管硬化甚至堵塞,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