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Virol:HCV致病性和感染性研究获进展

2014-05-28 感染免疫中心 姚文霞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近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在丙型肝炎病毒(HCV)致病性和感染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14日在线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据WHO最新统计,目前全球约1.85亿人被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我国的丙肝病毒携带率高达3.5%,并且发病率逐年增加。HCV感染后不仅会导致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直至肝癌等肝脏疾病,还会导致

近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在丙型肝炎病毒HCV致病性感染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14日在线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据WHO最新统计,目前全球约1.85亿人被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我国的丙肝病毒携带率高达3.5%,并且发病率逐年增加。HCV感染后不仅会导致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直至肝癌等肝脏疾病,还会导致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例如胰岛素抵抗和二型糖尿病)。而HCV感染进行自身复制及导致代谢疾病发生的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彭涛实验室发现,HCV感染同时上调了WT-PGC-1α 和L-PGC-1α 的表达,上调的PGC-1α 一方面促进HCV病毒的产生,一方面导致HCV诱发的胰岛素抵抗;HCV感染对PGC-1α的上调依赖于HCV的RNA复制,内质网应激(ER stress)介导了该上调作用。

PGC-1α作为共激活因子,通过与其他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实现对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调控。作为能量代谢的关键调控因子,PGC-1α在肝脏中参与了对糖异生和脂肪酸氧化的调控。2011年报道发现了人肝脏中PGC-1α新的异构体,即L-PGC-1α;相应地之前经典的PGC-1α被称为WT-PGC-1α。彭涛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显示,HCV感染可以上调上述两种形式PGC-1α 的表达,ER stress介导了HCV感染对PGC-1α 的上调;结果还显示,ER stress抑制剂PBA在抑制HCV感染对PGC-1α 上调的同时,亦可以抑制HCV病毒的产生(PBA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尿素循环异常)。该研究成果不仅在机制上深化了人们对HCV致病性和感染性的认识,还在应用上提示可将HCV-ERstress-PGC-1α 信号通路作为治疗HCV感染以及相关胰岛素抵抗的潜在药物靶标。

原始出处

Yao W1, Cai H1, Li X2, Li T1, Hu L1, Peng T3.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links hepatitis C virus RNA replication to WT-PGC-1α/L-PGC-1α upregulation.J Virol. 2014 May 14

作者:感染免疫中心 姚文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Hepatology:不同HCV感染者对治疗的敏感性差异的机制

肝脏干扰素(IFN)-刺激相关基因(ISG)的上调与白细胞介素(IL)28B在rs8099917上少数的基因型(MI)TG/GG有较强的关联。而rs8099917的基因型与干扰素的疗效相关,相对少数的基因型TG/GG对治疗不敏感。当基因型为相对多数基因型(MA)TT时,病人对治疗敏感。这背后的机制尚究竟如何? 来自日本金泽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ISG表达量的分析,发现IL28B基因型为(MI)

EASL 2014:含SOF/LDV方案可有效治疗HCV基因1型初治患者

ION-3是一项非盲的3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较短的治疗时间内,固定剂量的sofosbuvir(SOF)400毫克/ ledipasvir(LDV)90毫克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对HCV基因1型初治非肝硬化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将患者随机分配接受SOF / LDV±利巴韦林治疗8周或SOF / LDV 治疗12周。根据HCV亚型随机化分层。主要治疗终点为SVR12。 共647例患

EASL 2014:慢性HCV患者治疗决策相关的合并症

基于干扰素的慢性丙型肝炎(HCV)的治疗方案有很多副作用和禁忌症,从而限制了该治疗方案的运用。本研究的目的是:1)比较的那些使用或不使用双重疗法(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或三联疗法(特拉匹韦或boceprevir+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的HC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 2)确定无法治疗的显著预测因子。 研究结果表明,与治疗显著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45-65岁,男性,肝硬化,艾滋病,非酒精性脂肪性

EASL 2014:DCV+SOF可有效治疗HCV基因1,2,3型感染者

超过90%各种HCV基因型感染患者在使用DCV60mg+ SOF400mg每天±利巴韦林每天两次进行治疗,在12或24周后达到了持续性病毒学反应。该研究报道的是所有患者的耐药性检测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了211例患者。(126例为基因型1型的初治患者,44 例为基因型2/3初治患者,41例基因型1型患者既往进行telaprevir或boceprevir治疗)。研究人员对基线和治疗失败的病人进行测序,

EASL 2014:Sofosbuvir的SVR率与患者阴性预测因素相关

sofosbuvir(SOF)的3期研究表明,其对于各种HCV基因型和耐药性相关突变均有疗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寻找与药物疗效相关的宿主和病毒因素,该研究结果公布于2014年4月11日在伦敦举行的EASL2014会议上。 该研究共纳入了6个研究队列。其中339例初治的HCV基因1型感染者来自ATOMIC和NEUTRINO队列。这些患者使用12周SOF +PegIFN+RBV方案进行治疗。 285例初治

EASL 2014:FDV+DBV+ PPI-668的三联疗法可获得较高SVR率

Faldaprevir(FDV)为NS3/4A抑制剂,deleobuvir(DBV)为NS5B抑制剂,PPI-668为NS5A抑制剂。来自美国加州的研究人员使用上述药物对HCV1a型初治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临床2期试验。该研究结果公布于2014年4月11日在伦敦举行的EASL2014会上。 该研究共纳入了36例患者。其中24例被随机分配到队列1或2中(FDV120mg QD,PPI-668 20